第443章(2 / 2)

跟着高铁柱一起从底层打拼上来的一众高官同样在心里疯狂点头。

天知道他们当初打天下,面对襄阳贼的战书,对着上面的“鬯、爨、??、??、??、篪、黼、?d、??、?辍⑵?……”一个字一个字地翻意思,翻得有多狼狈。

就算是去问读书人,还有不少读书人念得结结巴巴,很多字都不认识。

【还好还好,这次科举当考官,我看卷子的时候,好像没有看到什么生僻的字?不然可要丢脸了。】

第365章

丞相与六部尚书相视一笑。

老皇帝咳嗽一声,捻捻胡子,得意洋洋:“那为何本朝,又无这般情形了呢?”

第五昂一眼就看出来陛下是想要他歌功颂德……关键是,拨乱反正,扫清那股子流行佶屈聱牙文体歪风,还真的是这群泥腿子的功劳。

“自然是因为陛下、丞相,还有诸位尚书……”

第五昂:“禁止八股文,禁止文人于奏章中卖弄文采,科举时凡是文章用词生涩者,绝不录用。”

到底需要浅显到什么地步呢?天统五年,大夏第一次开科举时,丞相亲自监考,当时有考生开头写“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直接就被批判为用词怪异生涩,刷了下去。

老皇帝不仅不阻拦,还批语:“什么时候学会写‘天地初分,万物生长,圣人出世’,什么时候再来科举。”

这就是现在大夏官场的用词标准了,只要比这个深,就会被弹劾。

――当然,这也更方便百姓看懂政策。

――顺便,三年后那位考生又来了,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从原来的“刘?^”改成了“刘玉”,文风用词也特别浅白,这一次他考中了状元。

当第五昂拿天统五年科举事件举例后,老皇帝“哦?”了一声:“你倒是博闻强识,还记得那么久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