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观影会从Patric上线后的第十分钟开始,全英文的对话,有一部分霍景文会翻译,有些对话过得太快,来不及,贺肴便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并借助手机识别对话内容。

可学生的提问很是随机,影片进行到中间部分时又暂停了

“Sir,Bonito is the fastest hunter in the world, why is the casualty rate still high?”(蓝脚鲣鸟是最敏捷的捕猎者,为什么伤亡率还是很高?)

Patric等待网络延迟的几秒后,在那头答复:“Because they dive only three meters deep, they are used to hunting near the coastline.”(因为它们的下潜深度在三米左右,并且经常在海岸线附近狩猎)

……

对话还在继续,贺肴直觉已经跟不上了,便认真等着当下的识别结果,结果还在几个字几个字的往外蹦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出现在耳边

“蓝脚鲣鸟,世界上最敏捷的猎手,捕食伤亡率高,是因为比起暗礁激流,它们的翅膀更容易被海浪击伤,受伤之后等待它们的,只有缓慢的死亡。”

贺肴愕然看着凭空冒出来的沈砚随,张了张嘴,好半天才找到自己的声音:“沈先生……”

“现在在讲珊瑚,”沈砚随坐在他身旁,直视着投影屏幕,“从低潮线开始至水深二十米左右的浅海区是最合适的生长范围,海水盐度34至36,海水年平均温度20摄氏度。”

教室里并不完全安静,音响声音大,底下不少人在讨论,贺肴不怕沈砚随打搅到别人,怕的是自己没听清。

在意识到沈砚随几乎是同声传译后,他也自觉地靠近了些,很近,近到沈砚随一扭头下巴就能磕在他脑门上。

“在迎风、迎流方向,珊瑚发育的相对繁茂。”

这话尾音弱去,前头影片又接着放映起来,贺肴有一会才仰起脸,结果正正撞上沈砚随垂下来的眸子。

“原先在临海,你好像跟我说过。”

贺肴眨了下眼:“我说过什么?”

“说你想做海洋环保。”

沈砚随这样随口提起来,外人听了绝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但之于贺肴却截然不同。

从前他跟沈砚随大多数时候是在床上,大部分对话也在床上,沈砚随能记起来,贺肴自然也没真忘干净。

在贺肴尽力压制自己慌乱的情绪时,沈砚随又说:“看来你到现在还是想做这件事。”

“理想当然一直存在。”

贺肴将身子摆回原位,他怅然的看着教室里求知的学生,台前的霍景文,屏幕那头的Patric,还有身边的沈砚随,一切都是因为那场报关证考试而闯入的梦境,等影片结束,他走出教室,从海洋大学回到龙山港口,梦也就该醒了。

贺肴走神,没察觉沈砚随将他脸上转瞬即逝的失落尽收眼底,等察觉到的时候,已经被他伸手握住了手腕。

“走吧。”

“啊,去哪?”贺肴惊讶完压低声音,“还没结束呢。”

“已经要结束了,”沈砚随说,“我饿了。”

“你又饿了,你怎么那么容易饿……”说着被拉起身,从后门大剌剌地走了出去。

沈砚随今天换了辆车,一辆空间大但适合他自己开的林肯,贺肴被塞上副驾驶,车子驶离大学校园,半小时后上了环海北路。

蜿蜒的公路,一盏接一盏橘黄的路灯,海风掀过高耸的椰子树,又将贺肴毛茸茸的头发向后掀去。

贺肴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