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2)

不需要帮忙。”图远强解释道。

图舒,图南大伯图远贵的小儿子,图南的堂哥。

听图远强这语气,他的婚讯应该早就对外宣布了,可图南却是第一次听说。

“你想去吗?”图远强问。

“不用了。”图南不理解图远强这话是如何问出口的。无论有着多么亲近的血缘关系,她的理智与情感都不足以让她靠近那些人。

作为从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的孩子,图南和大伯家来往不密。无论是要结婚的堂哥图舒,还是他那个结了婚两年,正在被家里催生的亲姐姐图歌,图南都不觉得亲近。聊天时提及那些人的近况,她也只是当做新闻去听。

图南没什么话好说,她独自靠在窗边发呆,图远强一直坐在凳子上等她回应,终究是等不到,重又开启新话题,问道:“你复习要用的书都带齐了吗?”

“没有,只带了一部分专业课的书,公共课的资料得现买。”图南老实回答。

宁大文学考研考的是汉语言跟文学的大综合,这就意味着图南那时从家出发来到南京,需要带上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相关的十几本指定参考书,而且还不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语言学纲要这三门让人学久了脑瓜子嗡嗡作响的课本。

这么多本复习资料也只是院校指定的参考书。尽管图南一直是纸质书的拥趸,可前两年的复习备考让她迫不得已化身蜗牛。

书包就是她背上坚硬的壳,她必须要将数不清的资料一股脑儿全部塞进壳子当中,走到哪儿搬到哪儿,才能安心。因此图南随身带的那台 iPad 里,存着数不胜数的电子版拓展书目。

人人都说文学考研分高,是因为不用考数学,简单。殊不知书目众多,文学考研人学到最后都恨不得只身穿越到盘古开天辟地那年,从远古时期就开始猛猛背书。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很多事情图南也只能放在心里自己想想,因为即使和陈鸿雁、图远强说了他们也不会懂,说不定还会把毛病归在图南身上,指责她就是不用功。

“如果你在这儿还有什么缺的东西,等我和你妈回去给你寄过来。”

说着,图远强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去门口的储物柜中拿出陈鸿雁的病例,铺在病床上就开始整理,似是要以实际行动来感化倚着窗纹丝不动的图南。

“你们这是要出院了?”问这话的人是谢冰莹那个表姨。

她住进医院两三天,只因家在附近,所以每天输液后都会请假回家,虽然和陈鸿雁是同病房的病友,但也不常打交道。

陈鸿雁面容带笑,感叹道:“是呀,终于要出院了,医院可不是人久待的地方,”

谢冰莹的表姨积极附和:“看你们出院,我也盼着我能好的快些,早点离开这里。”

“那天带你来的是你的外甥女吧?我听她叫你姨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