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枝》与《送你一束紫丁白》类似,写作之初都是选择以身边人的性格与经历进行取材。它的弊端在于写作过程中总想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因而忽略了故事自身发展的戏剧节奏。
以上都是今后继续写作时需要注意并且改正的问题。
好在《新枝》在四次被拒、三次修文后成功签约,之后顺利地入 V,还在编辑的建议下参加了网文打卡攀登赛,并且解锁“玉龙雪山”、成功翻过“贡嘎雪山”。
关于《新枝》,我要写什么?
我想写陈图南。身边不乏多次参加文学考研未上岸的朋友,陈图南身上有这些人的影子。她们大多不被家人理解,有些早就转换了赛道,可心中仍有执念。面对生存的压力,人人都得权衡利弊。
曾经因为文学研究生难考,文学考研人之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文学院不要我,文学要。”
前几年文学院校实际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一部分人调剂无门,因此在网上自发创建调剂互助文档。许多人在那份 Excel 表格中留下自己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寄语,或借用文学大家的诗词名言进行接龙,或联起手来,喊出“文学不死”的口号,高歌不屈的灵魂。
我很清楚短暂的亢奋过后,这些人终将归于现实,可即便如此,我仍然为这种哪怕只一瞬间接近理想主义,也要高声呐喊的勇气所震撼。
这些人大声疾呼:“不要将自己困在春天”。
陈图南也是。重男轻女还是志向远大?她的名字得由自己定义。我想她不要将自己困在春天,而要去过春天。
我想写禾青。生活中曾经有这样一位朋友,在年纪轻轻的时候放弃了生命,自打她离世后我时常想起她,也时常会在听那首《认真地老去》时泪流满面。
我想她选择放弃生命之前,会不会有什么遗愿;我想在这个重生爽文泛滥的年代,如果她有机会重获新生,她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然而当某天和班里同学聊起她时,我发现大家几乎都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尽管死者为大,我还是感到遗憾。
我想写许青枣。许青枣是早就在《送你一束紫丁白》里出现过的角色。她敢爱敢恨,敢争取敢放手,远比图南勇敢多了。美丽是她身上最微不足道的优点。
可是写着写着,许青枣成了最让我难过的角色,没有之一。
她难过的源头,是那个名叫“李居鹿”的邻家哥哥。
“李居鹿”这个名字,是 2023 年我陪家人去医院诊疗时在叫号大屏幕上看到的,当时觉得有趣,便记了下来,而后用作角色名。
恰好他与许青枣的名字可以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当中那句“且放白鹿青崖间”来概括。《送你一束紫丁白》中,【寻意里】还出了一款名为“青鹿”的饮品。
这款饮品以及书店的名字,在设定里都属于许青枣的小心思,然而最终,物是人非。
故事指引我给了他们并不完美的结局,对此,我很抱歉,但破镜难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