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这话一出,纵是孔明亦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嘴角微抽,忙挥扇把阿斗与姜维打发走了。

出了军机处,阿斗忽见一侍婢捧着木盘款款从庭前走过,盘上似是羹汤,遂叫住她,道:“你干嘛去?”

那侍婢起先不理,径自一路急行,姜维挑眉喝道:“大胆!”侍婢无计方停了脚步,答道:“军师为主母熬的药。”

阿斗疑道:“药?”

侍婢面有犹豫之色,道:“主母水土……不服……”

姜维拉起阿斗的手,道:“罢了,别与下人一般见识。”侍婢方悻悻走了。

??

日渐西斜,姜维还须练武,阿斗虽不舍亦无法,只得自己回房歇下。

荆州本是暑地,房内被西晒日头蒸得如铁坊一般,这时代一无空调二无风扇,阿斗只是坐不住。自己不是太子么,叫人来摇摇扇总是可以的,召侍婢。一声两声,叫得只想踢桌砸椅,忍不住探头出窗,见两侍女廊前坐着,不知织补何物。

“来给本少爷……本太子……”阿斗想了又想,竟不知如何自称,道:“给我摇扇!热死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阿斗坐在榻边,侍女却是摇一摇,停三停。他瞪她一眼,她便继续摇,不瞪时便偷懒耍滑,半天没动静。阿斗憋了一肚子火,一把抓过羽扇来自己使劲扇,道:“算了算了,开饭吧,中午喝粥,老子肚子打鼓了。”

侍女不认识般地看着阿斗,失笑道:“没到戌时不能开饭,小主公饿昏头了?”

“什么?!”阿斗抓狂道:“谁定的规矩?晚上七点才开饭?!!”

经那侍女解释后,阿斗才知道,刘备向来生活俭朴,夏夜戌时点灯开饭,除了东吴嫁过来的孙尚香,荆州牧府内厨房不为任何人开小灶,每顿饭都统一做好,再分到各房。

诸葛亮、张飞、关羽等几人与刘备亲如手足,粗茶淡饭均在一处。孙尚香的饮食则不敢怠慢,厨房加一小菜一汤,捧了食盒去伺候,若把大好东吴公主养得面黄肌瘦,两国恐怕便有刀兵之祸。

“……”

阿斗欲哭无泪,把羽扇狠狠一摔,唯一的念头就是:去他【哔――】卖草鞋的便宜老子!

??

赵云初为公孙瓒麾下大将,十七岁便成婚,生有二子;后其妻病逝,投奔刘备。大好男儿孤身从军,无法照顾两名幼儿,只得让七岁的长子赵统带着四岁弟弟赵广,随驿使回了母舅家。

二十余岁的年轻鳏夫,在荆州士族眼中,自是择婿的最佳人选,然而赵云却无半点续弦之意,只带着徒弟姜维过日子。

傍晚教完武技,师徒二人便回到居所――州牧府外的一间民宅内。姜维入内间做晚饭,赵云拾起草叉,朝马厩食槽中添了些许干草,一手抚上马的前额,微笑道:

“成日在院里呆着,快跑不动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师父还未到暮年,怎么也发这穷感慨呢。”带着些微调侃的语声从背后传来。

赵云哭笑不得,转身道:“怎到这处来了?!”

进院的正是阿斗,赵云盯着阿斗看了片刻,只觉昨夜过后,今天的阿斗竟是全然不同,但那模样,却又完完全全的,是自己所熟悉的阿斗。

阿斗敛去眼中那抹狡猾的笑意,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道:“我肚子饿了,府里不开饭,来师父这儿讨吃的。”

赵云哑然失笑,只得把刘禅让进内间,又吩咐姜维加菜。

赵云身居牙门将军之位,住处竟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一切亲力亲为,姜维更是诸葛亮的继承人,这两师徒便挤在一间破败的民宅中,民宅内光线昏暗,直至夕阳落山,赵云方点了油灯,阿斗见之心酸,姜维却兴高采烈地摆上晚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