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弄外行人罢了,”雁流筝自嘲似的一笑,“真有本事的是我哥哥,他如今正在北面山上镇压山火,能御剑而行,往来自如,那才是真本事。”

“原是如此。”

季应玄似安慰她,又似意有所指:“不过雁姑娘也不必妄自菲薄,你举手之力便能救一城的百姓,像我苦堕尘网,举目无亲,又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才是真的不成器。”

流筝好奇问他:“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季应玄说:“我已无路可走,或许只能剃度出家,潦倒此生。”

说这话时,他苦笑着垂落长睫,掩住眼中的失意神色。

这样一个芝兰玉树的公子说要做个光头,好比焚琴煮鹤、明珠暗投,令流筝心中十分痛惜。突然,她心念一动,眼中蓦然生光。

她对季应玄说道:“枯坐禅哪比得过逍遥道,你与其剃度出家,不妨拜入我太羲宫门下,将来或有机缘得道成仙,你看如何?”

季应玄听了这话,面上三分惊喜七分忐忑:“难道凭我这样的钝才浊心,也可入太羲宫么?”

“谁说你是浊心?你能不顾自身困窘,将仙泉水让出来,这是天生道心,你分明很好。”

雁流筝语气真诚,双眸亮如星河,一绺细发掠过她俏挺的鼻尖,她下意识怂了怂鼻子,露出了一个十分生动,惹人生怜的表情。

季应玄垂目笑了笑:“多谢雁姑娘引荐。”

雁濯尘镇压完红莲业火,赶到南河谷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硌眼的场景。

他那不谙世事的妹妹正同一个凡尘男子坐在一棵倒落的树干上,言笑晏晏地说着什么,她眉眼弯弯的样子,将这浓沉的夜色、疏落的野地,都映衬得温柔明亮起来。

雁濯尘收起剑,缓步向他们走近。

季应玄声音微顿,却未回头,仍继续同雁流筝说道:“……虽然墨族的机括能以凡人之术与仙道比肩,但他们既不修仙,也不出仕,世世代代安贫守拙,钻研机括术。那时我不懂事,坏了他们的规矩,利用从墨族学到的机关,帮闻阳郡的百姓抵御山洪,族长知道后很生气,他们要处死我,我伺机逃下山,隐姓埋名,再不敢回去。”

雁流筝听得认真,并未发觉雁濯尘已经走到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