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公被他的大嗓门吓了一跳,赶紧把银子收了回去。

见喜趁机说:

“山公公,你快回去吧,被人看见可就糟了。”

山公公无奈叹了一口气,带着银子走了。

赵景珩站在不远处的走廊上,把眼前发生的一切收入眼底。

见喜的为人他很清楚,有点势利眼,有点爱财,有点忠心。

胆子小,野心大。

在国子监磨了三年,那点野心估计也磨没了。

但,仍需考察。

赵景珩如今的处境很危险,他需要一个全心全意的忠仆。

在国子监时,他便防着见喜,到了清风殿,他更加谨慎。

宫中个个都是人精,见喜这性子,容易被人诓骗了去。

自从搬回清风殿后,赵邝依旧每天传赵景珩去太和殿。

每次他去往太和殿的路上,都能感受到无数视线。

他的每一步,都伴着危险。

进了殿,赵邝依旧一字不言,埋头批阅奏折。

赵景珩从来没问一句为什么。

因为没有意义。

这几日,清风殿来来回回很多人,有人打探消息,有人要见他,赵景珩一个都没见。

给见喜送礼的不止山公公一个人,赵景珩知道,他一个都没收。

能忍住一次又一次的金钱诱惑,见喜也算进步了。

见喜好不容易送走山公公,不远处又有人来,他疲于应付,干脆关门。

咚咚咚,有人敲门。

“见喜公公,我是御膳房的丁嬷嬷,给十殿下送来刚入宫的寸三莲。”

每年皇宫收到新鲜的贡品,都会给各个皇子送去。

见喜一听,是来送贡品的,立刻喜笑颜开,引丁嬷嬷进门。

“嬷嬷跟我走。”

丁嬷嬷一路走,眼眶微微泛红。

曾经她在清风殿伺候淑妃娘娘多年,这里每个角落,她都万分熟悉。

后来淑妃去世,清风殿的奴婢嬷嬷们被遣散到各个宫里去,她就再也没回来过了。

两人走到一处长廊,丁嬷嬷见到了站在廊下的赵景珩。

时隔多年,再次相见,没想到十殿下已经长得这般高了。

在丁嬷嬷的心里,他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一晃竟然变成顶天立地的男人了。

“见过十殿下。”

丁嬷嬷对着赵景珩行跪礼。

“起来吧。”

赵景珩眼神冷淡,似乎已经忘了丁嬷嬷。

丁嬷嬷忍不住开口:“殿下,您还记得奴婢吗?以前奴婢是淑妃娘娘的婢女。”

丁嬷嬷话没说完,眼泪差点掉下来。

淑妃娘娘性格温和,待奴才们极好。以前丁嬷嬷家中出事,淑妃娘娘给了她二十两银子,救了一家人的命。

为此,丁嬷嬷一直记在心里。

看见十皇子,她忍不住想起淑妃娘娘,眼眶一下子红了。

赵景珩说:“嗯,记得。”

原来十殿下记得自己。丁嬷嬷老实憨厚地脸上,露出一个笑。

见喜的眼神在两人身上来回转,原来丁嬷嬷以前就是清风殿的。

可,为什么十殿下面对她,这般冷淡。

丁嬷嬷忍住泪,说道:“殿下,这是贡品寸三莲,夏日煮水喝,清凉解热毒,对身体很好。”

赵景珩看了一眼,“留下吧。”

“是,殿下。”

见喜收下寸三莲,对丁嬷嬷说:“劳烦丁嬷嬷跑一趟,东西收下了,我送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