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遥看着她无精打采的样子,凑过来问:“怎么了?见着你的学长了?得手了?”

“得什么手啊”

司念哀嚎一声,把枕头捂在脸上,“又被拒绝了!他说让我有问题发邮件,你敢信吗?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用邮件交流?”

“噗”

林知遥没忍住笑了出来,“这学长,还挺复古。”

“什么复古,就是不想加我微信!”司念愤愤地说,“他是不是觉得我特别烦啊?”

“应该不会吧”

张琪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你不是说他挺有风度的吗?可能他真的不习惯用微信加陌生人吧。”

“可是……”司念还是有点不甘心,“我就是想跟他多说几句话而已。”

“别灰心啊”林知遥林知遥给她打气,“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咱们念念这么可爱,他总有一天会动心的。”

司念从枕头里探出头,看着林知遥鼓励的眼神,心里那点失落慢慢散去,又燃起了一点斗志。

对,不能就这么放弃。

不就是发邮件吗?发就发!

总有一天,她要让傅砚深记住她的名字,不光是通过邮件,更是通过她这个人。

她坐起来,拿起手机,打开备忘录,开始搜索傅砚深的邮箱地址。

“等着吧,傅砚深”

“我司念,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

第126章 【傅砚深 & 司念 3】

司念说到做到,第二天一早就翻出课程表,对着底下那串冗长的邮箱地址研究了半天,确认每个字母都没看错后,点开了邮件编辑界面。

她没真的问《货币银行学》,而是头天晚上临时抱佛脚,翻了篇傅砚深去年发表在学校期刊上的论文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分析。

“傅学长,您在论文里提到‘供应链金融模式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但这种模式对核心企业的资质要求极高,对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的地区,是否有更适配的替代方案?”

发送前,她对着邮件反复检查了三遍,连标点符号都没放过,生怕显得不够学术。

她原本以为他不会回的

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收到了回复。

傅砚深的邮件很短,措辞精炼,却把问题拆解得清晰明了。

他提到了几种县域经济适用的融资模式,甚至附带了两个实际案例的简况,最后加了句:“若有兴趣,可查阅附件中的参考资料。”

附件是三篇外文文献,司念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眼都快花了。

但她盯着邮件末尾那个简洁的署名“傅砚深”,突然就笑了嘿嘿,至少没敷衍她。

从那天起,司念成了傅砚深邮箱的常客。

她算准了傅砚深的作息。

知道他每周三下午课后会去商学院的资料室整理文件,便故意在那个时间去资料室借无关紧要的书,每次都“恰好”碰到他。

第一次撞见时,司念抱着一摞厚厚的《西方哲学史》,假装惊讶地睁大眼睛:“傅学长,好巧啊!”

傅砚深正在翻一份旧档案,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目光在那摞明显超出她臂力的书上顿了顿,淡淡道:“需要帮忙吗?”

“不用不用!”

司念赶紧把书往怀里紧了紧,脸颊发烫,“我就是……突然想研究一下哲学。”

他没戳穿她的借口,只点点头,继续低头翻档案。

阳光透过资料室高窗斜切进来,落在他微垂的眼睫上,司念站在原地,抱着书,心跳如鼓,却不敢再多说一句,怕打扰到他。

后来次数多了,傅砚深似乎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