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可能笑容腼腆吗?”
小情歌结束,换连杉上台。他说:“大家还没正式合唱《风筝两半》,那我给大家打个样。”
祝安琉顿时高度集中,因为被连杉辅助垫音多次,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连杉的实力。
微弱的吟唱响起,如涓涓细流。然后自成溪流,江河汇聚。
“童年太漫长,雨点弹落窗前。
风筝分两半,数对清风想念他。”
歌曲讲述一对风筝在半空升起,然后丝线缠绕。没有具体的故事,只是某种童年场景的怀念。六个人的过去拎出来,难得找到光景重合的地方。
合唱曲用五声音阶,编曲的弦乐部分铺满,古典而雅洁。配合连杉高超的声乐水平,一人独唱也有千山回响的气势。
“开天顶”
剧场上方的天花板缓缓分开,露出夜晚真正的月色。这下舞台暗了一些,但有别的侧灯光辅助,整个舞台拥有明暗过度,更加有立体感,也方便做一镜到底的转换。
接力舞台开始了。
“风筝拆两半,春深江上天,匝地尽藏烟。”
仍然是连杉站在最前方。五位成员穿好打歌服站在他后面。六人分成三个声部,不能被同伴带歪,稳住自己的声调,气息要稳。三声部和在一起时则要讲究和谐,突出和声之美。整场下来非常讲究体力,所以把这个舞台放在最开头。
旁边有一架钢琴为他们现场伴奏。
到了大和声时则混入童声合唱,更添几分空灵。镜头一一从他们脸上打过。因为运用一镜到底,而不是单纯的舞台直拍,所以成员们的走位非常讲究,要在镜头死角完成队形变化。
整个舞台讲究一气呵成,风格也要衔接。所以《风筝两半》的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安肆脸上,然后加速前进,擦过安肆身边,放大他身后的连杉和戚夜雨。
《两百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