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硕起初只是简单地从喉咙里“嗯”一声,算是回应。
后来,偶尔也会简短地搭话:“嗯,上班。”
或者在她推荐山药粥时,低声说一句:“有心了。”
对话仅限于此,无关痛痒,像浮在水面的落叶,轻轻触碰又分开。
但这点滴的、日常化的交流,却在无声中悄然拉近了某些距离。
陈硕习惯了她的存在,如同习惯这碗热粥的温度和这方寸之地的安宁。
陆琳琅也习惯了这位沉默寡言却气质卓然的常客。
他付钱大方利落,从不挑剔抱怨,只是安静地坐着,像在汲取某种能量。
她恪守着边界,不打听他的身份来历,只当是一个特别但普通的熟客,见面打声招呼,如此而已。
直到有一天,林业一脸震惊又带着点兴奋地把手机递到她面前,压低声音说:“陆姐,快看!这……这视频里发言的,不就是经常来我们这儿喝粥的那位先生吗?我的天,他竟然是顶胜集团的董事长陈硕!深市首富呀!”
手机屏幕上,正是陈硕在某个高端财经论坛上沉稳发言的场景,聚光灯下,气场强大,与在小店里安静喝粥的他判若两人。
陆琳琅看着屏幕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擦拭柜台的手停顿了足足三秒。
她对他的身份有过诸多猜测或许是某个公司高管,或许是家境殷实的自由职业者,但从未敢想是深市乃至全国都排得上号的商界巨鳄顶胜集团的掌舵人。
这样云端之上的人物,竟然会经常地光顾她这间不起眼的小店?
这感觉确实有些超现实。
不过,最初的震惊过后,陆琳琅迅速冷静下来。
对她而言,这层身份揭晓带来的最大变化,大概就是“哦,原来是他”的恍然。
吃饭付钱,天经地义,他是谁,并不影响这笔交易的本质。
顶多是下次称呼时,先前那声“先生”会下意识地换成更正式的“陈董”。
或者都不用换。在她这里,他是客,而她是主,客随主便。
两人关系的实质性转折点,源于一次陈硕无意间的“顺手而为”。
某次在公司高层会议间隙,他无意间听到外面几个年轻员工小声抱怨公司统一订的午餐盒饭又贵又难吃,卫生状况也让人担忧。
就在那一刻,脑海中瞬间闪过“邻家味道”干净整洁的店面、食材新鲜的处理台,以及陆琳琅熬粥时那份专注而认真的神情。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现:为什么不把员工的午餐交给一个真正用心做食物的地方?也连带的还了她的人情。
第二天中午,当陆琳琅刚送走最后一波午市客人,正为短暂的清闲松一口气时,店门被推开。一个穿着剪裁合体西装、气质干练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彬彬有礼地递上一张名片和一沓打印清晰的文件。
“陆老板您好,我是顶胜集团董事长助理,路明宇。我们陈董非常认可您这里的口味品质和环境卫生,希望能与您建立长期合作,为部分员工订购午餐盒饭。这是初步的订单意向和具体要求,您看看是否方便承接?价格方面,您可以报个合理的数字。” 周正的话语简洁有力,态度却十分客气。
陆琳琅愣住了。顶胜集团董事长?那位“食客”陈董?
她接过订单文件,看着上面醒目的“顶胜集团”LOGO和后面跟着的“每日50份(首批)”字样,心里飞快地盘算了一下人手和厨房容量辛苦点,应该能接!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般的稳定大单。
“能接!当然能接!” 陆琳琅连忙点头,脸上由衷绽开感激的笑容,两个酒窝深深陷下去,“请替我谢谢陈董的关照!请您放心,我一定保证品质、卫生和准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