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办诗会琴会,本就不是为了诗、琴,”元睿将笔搁在了砚台上,侃侃而谈,“辩论之间,能看出关系亲恶;表决之时,能知道各人私心所在。顺便,还可以观察他们对东宫的态度,哪些可以为我所用,哪些必须小心提防……”
郑姝瑜听着,对元睿的敬佩不禁油然而生。
他若不将这些门道抽丝剥茧地分析给自己听,那就算自己想破了脑袋,也是想不出其中关窍的。
敬佩之余,又对他生出了些许畏惧。
看来以后还是少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耍小心思,否则只会死得很惨。
她转而想起了鲁莽直率的孟行之,与元睿截然不同。又忆起他痛骂自己“趋炎附势、拜高踩低”,心情渐渐低落了下去,“不早了,我回去休息了,殿下也早些休息。”
第27章 萦绕心头的困惑
几日后,与元睿隔着中厅相对的郑姝瑜正埋头苦抄时,孟行之大喇喇地进来了。
郑姝瑜知道是他,抄经的手顿了顿,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唤他“行之哥哥”。
一个雕刻精致的木匣闯入她的眼帘。
孟行之用手肘捅了捅她的手臂,“阿姝,打开瞧瞧?”
见她毫无动作,孟行之抓过木匣,压在她抄的佛经上,弹指打开,“我昨日逛街瞧见的,觉得特别适合你,戴上试试?”
在东厢房看书的元睿闻言,埋着的头抬了起来。
郑姝瑜看过去,木匣中躺着的,是一只镶嵌着各式玉石珍珠的项链,一看就价值不菲。
她婉拒道:“我的身份,在宫中佩戴这个不合适。”
元睿挑了挑眉,悠哉游哉地举起茶盏,小啜了一口。
孟行之的脸黑了黑,随即趴在桌案上,一脸可怜地看向郑姝瑜,“阿姝,别生我的气了,行吗?”
他伸手去扳郑姝瑜的肩膀,“那日是我口不择言,回去的路上我就后悔了。今日,我是专程来向你道歉的,你就原谅我吧,好吗?”
郑姝瑜轻轻推开了他的手,“没事。我今日的经书还没抄完呢。”
孟行之只好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百无聊赖地看着她抄经。
郑姝瑜心不在焉地抄着,不一会儿,一只纸折的兔子放在了她的手边。很快,一只比兔子小的老虎又冒进她的视线。
孟行之一手抓着一个,像江湖艺人演牵丝戏般,绘声绘色地编起了故事。
“……老虎在孟山上没有对手,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可翻过山才发现,它还没有小白兔威武!它不小心踩坏了小白兔的胡萝卜,小白兔气得一脚就把它踹翻了。老虎瑟瑟发抖,止不住地求饶,‘我输了,我输了,我不是大老虎,我是小老鼠’!”
郑姝瑜“噗呲”一声笑了,“编的什么故事,驴头不对马嘴。”
孟行之笑着扔掉两个折纸,低声下气的模样让郑姝瑜不由得心软,“阿姝,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惹你伤心了。”
郑姝瑜正打算开口,“啪”的一声脆响从东厢房传了过来,把她吓了一大跳。
抬头一瞧,元睿常用的那只白瓷茶盏掉在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有些不听话的碎块在地上滚出了“叮铃铃”的尾声。
郑姝瑜站起身,“殿下,怎么了?”
元睿清了清喉咙,“手滑了。”
“太子殿下不过弱冠之年,就患上了耄耋老人的毛病?”孟行之冷笑讥讽,“倒是可惜了这定窑白瓷。”
元睿语气柔和,却字字诛心,“东宫的事,就不用孟大公子操心了。有这闲心,还是想想孟家该如何早日翻身吧。”
孟行之顿时双眼赤红,抄起桌案上的镇纸就要冲过去,“元睿,你……”
郑姝瑜眼疾手快地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