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她摇了摇头,有些尴尬的解释,“我只是代朱公公收集诗作,恐怕没资格去参加琴会。”

“前院比较随意,”许恒斟酌着,“郑姑娘若是不嫌弃,不如与咱们同坐,寻个偏僻些的位子。”

“郑姑娘,郑姑娘!”来运跑过来,打断了许恒的话,“殿下要您去前院调琴。”

郑姝瑜朝着许恒屈了屈膝,立马朝前院去了。

趁着人还没齐,她赶紧坐到古琴后调试了起来。

在她拨弄琴弦的一刹那,轻灵的声音从指尖流出,蓦地吸引了在场众人的注意力。

郑姝瑜一边调校,一边感慨这把古琴的绝妙音色。

不知是谁有幸,能得到这样一把好琴呢?

调试完后,元睿叫住了她离开的脚步,指了指不远处的桌案,“你待会就坐在那儿,若是中途需要,你再上前调校。”

郑姝瑜忍不住腹诽:好啊,这是把自己当琴师用了。

好在能欣赏乐曲,她从善如流地坐下了。

她瞥了瞥周围的人,没几个是自己认识的,索性耷拉着脑袋,垂眸等着接下来的节目。

很快,元睿便宣布开始。

不少擅长抚琴的臣子挨个上前,毫无保留地大秀琴技。就职于礼部的樊荣昌技艺犹盛,让众人不由得眯起眼睛,随着音乐节拍左右轻晃。

一曲毕,众人鼓掌不止。樊荣昌矜持地享受着众人的惊叹之时,从元睿身旁的不远处传来一个弱弱的声音,“大人,有两小节似乎弹错了。”

樊荣昌心下一惊。

不错,在进行到下半篇时,自己有些飘飘然,不小心错乱了几个音节的节奏,也错了几个散音。可他很快醒转过来,又重新找回了状态。

原以为这么细微的地方不会有人发觉,樊荣昌一时之下有些心虚,高声唤道:“不知阁下是哪位?可否出列一见?”

不一会儿,角落中走出一个娇小的姑娘。那姑娘生了一对大大的杏眼,颇为灵动可爱。

可樊荣昌却无心欣赏美色,“姑娘说我错了,可是要讲证据的。否则,即便你是殿下的婢女,在下也不会留情!”

郑姝瑜并没有被他的恐吓吓到,将他弹错的地方一一道来。

樊荣昌越听越是心头发慌,东宫之中,怎么还会有比自己更善音律的人?

见樊荣昌有些下不来台,一旁关系亲近的同僚为他鸣不平,“樊侍郎的琴技享誉京城,他弹奏的曲子绝不会错!即便是错了,如此紧张的氛围之下,难道姑娘你还能比樊侍郎更胜一筹?我看,你不过是纸上谈兵,哗众取宠!”

此言一出,众人不免都窃窃私语了起来。

郑姝瑜没有回话,转身朝着元睿行礼,声线有些低哑,“殿下,可否允我独奏此曲?”

元睿怔了一瞬,捻起茶点放入口中,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

“我只指出了樊大人的两处错,可我没说的是,《渔歌》豪迈激昂,”郑姝瑜落指扬弦,“应该这么弹!”

不同于樊荣昌的轻快愉悦,郑姝瑜指尖的《渔歌》,如浪潮般席卷而来。众人仿若置身于渔舟之上,渔夫的号子与拍案的急流在水天一色间交融。伫立船头的渔夫捞起一网夕阳,笑声浑厚豪爽。尾音落时,暮色沉沉,余韵回荡在江风之中,袅袅而散。

众人听得呆了,竟一时忘记了反应。

卢思源拍了拍许恒的肩膀,表情有些沉痛,“我是明白你为何倾心于她了,如此佳人,世间难寻啊。”

元睿怔怔地看着,她笑意盈盈,衣袂翩跹,如皎皎清光倾泻凡尘。

“琴音袅袅似仙乐,可惜在下只听到了尾声!”

第21章 故人归来

沉寂忽然被打破,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