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心念念的人不在府里了。
瑞芳斋的点心不似她做的,买些回府也无事。
只是陆瑾泽才买了一盒荷花酥,却是拉着小圭的手来到一架马车背后。
“穗禾?”
他看着那蓝衣女子的背影,惊喜地高呼。
穗禾心里一颤,不知该如何是好。
陆瑾泽却欢快地抱着小圭来到她跟前。
“真的是你,我看那背影像极了你!”
看着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小人,穗禾心慌至极,不敢多看一眼。
她心有愧疚,平日里只敢来这瑞芳斋外偷看,不敢轻易上前打搅。
可眼下,小圭睁着好奇的眼睛望向她时,她心里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三叔,这位婶婶与娘好像!”
他一眼不眨地盯着穗禾,只觉得她与画中的娘亲有八分像。
他挣扎着下地,十分有礼地行礼。
“我叫陆镇圭,该如何称呼婶婶?”
他实在好奇得紧,爹说娘在江南养病,只要病一好,就从江南回京。
可他都五岁了,娘的病还是没好。
爹只要一提起娘,只说自己将娘气病了,满眼哀伤。
渐渐的,他也就不问了。
可如今,忽然出现一个与他娘长相相似的婶婶,三叔又与她相识,他只觉得或许这位婶婶是他娘的姐妹。
他生得玉雪可爱,白嫩的脸蛋还带着婴儿肥。
眼睛极大,乌溜溜的像是黑水晶。
这会儿睁大眼睛看着穗禾,直让她胸口发紧,心里愧疚和歉意像是洪水般袭来。
陆瑾泽俯身笑着说:“这是三叔过去的丫鬟姐姐,你要叫王婶娘。”
他抱起小圭,指着穗禾道:“她与你娘是同乡,自小一起长大,模样和性子像得很。”
“王婶娘!”
小圭清脆的声音传来,穗禾被那声娘字,叫得心里百转千回,眼眶不由得湿润。
“我……”
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还是小圭笑得露出珍珠似的小白牙。
“婶娘就和三叔一样,叫我小圭吧。”
“我见了婶娘觉得亲近,婶娘若是回江南,能不能替我告诉娘,让娘好好养病。”
“等小圭大了,就回江南看她。”
瞧着她就快哭出来,陆瑾泽忙抱着小圭转身。
“觉得婶娘亲近,日后三叔常带你来看望婶娘便是!”
他捏了一个荷花酥就要去哄小圭吃,可小圭却是捂着肚子皱眉。
“三叔我饿了,想吃晚膳。”
陆瑾泽忙将荷花酥塞进一旁小厮的嘴里,冲着穗禾的背影喊道:
“他婶娘,大方点请我俩用晚膳呗!”
穗禾擦净眼泪,吸了吸鼻子。
“跟我回去就是。”
陆瑾泽勾唇一笑,撩开马车的帘子就将小圭放了进去。
蔡婆子一惊,手里就多了个天真无邪看着她的孩子。
“好生照看着,少不了你的赏银!”
蔡婆子细细看过这孩子的长相,更是心如擂鼓。
他不过五六岁年纪,眉眼却能窥见日后的俊朗风姿。
脸型轮廓柔和,皮肤细腻白皙。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凤眼,清澈明亮,竟是像极了陆大人那双眼睛。
过去她远远地瞧了一眼,那双凌厉的凤眸一瞪,让她久久不能忘怀。
更让蔡婆子吃惊的是,这孩子竟与自家娘子也有三分相似。
她又瞧着自家娘子那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心中暗自猜想,莫不是自家娘子过去惹出的风流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