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迫不及待地希望下一个休沐日快些到来。
翌日, 苏云瑶打发人去了趟保和堂。
徐长霖说过,婶母与堂弟来了,他要略尽地主之谊, 带他们领略一番京都风光。
于是和他一道约好了, 两日之后,正是药堂不忙的日子,带婶母与堂弟去京都的游玩胜地颐园看一看, 再买些京都特产的糕点干果之类的东西, 待婶母回家时, 带给家里的左邻右舍尝尝。
到了九月二十日这一天,苏云瑶早早起来梳洗完毕,打理好府里的事, 带着青桔和王妈妈,与婶母和堂弟坐上马车,一道去了颐园。
到了颐园, 徐长霖早已在此等候了。
见到刘氏, 徐长霖笑着拱了拱手问好,道:“婶子气色很好,越发年轻了。”
看到他, 刘氏也欣慰地笑了。
几年未见, 他的模样没怎么变化, 还是与之前呆在苏家时差不多, 只是长高了许多, 样貌也更俊朗了。
彼此叙过话,便开始赏景游玩起来。
颐园环山抱水, 风光无限,因天气晴好, 又正是适合游玩的季节,来往人流如织,很是热闹。
一行人本来打算从头逛到尾的,只是刘氏逛久了累的腿脚发酸,没了力气,于是苏云瑶找了间临湖的茶铺,让婶子坐下歇歇。
婶子不久后就要回青州,好不容易来一次,家里还有两个堂妹眼巴巴地等着,除了已经备好的东西,苏云瑶还想买些新奇有趣儿的玩意送给她们。
于是刘氏在茶铺坐等着,她则带着苏千山和青桔,和徐长霖一起,到颐园边上的铺子摊位旁逛一逛。
王妈妈留了下来,陪刘氏说话。
今日苏云瑶让她一起过来,原是因为王妈妈年纪与刘氏相仿,又是个热情健谈的,可以陪着刘氏聊些家常。
在府里,王妈妈对刘氏毕恭毕敬的,但打过几回招呼后,发现她是个十分和善的人,没什么架子,便不再那么拘着规矩,此时只有两人,王妈妈便把这些日子憋在心里的话,都一股脑儿向刘氏吐露了出来。
“将军纳了宋姨娘,对她好得不得了,大奶奶现在还没有生下嫡长子,若是让那宋姨娘占了先,可怎么办哪!还请婶子多劝劝大奶奶,让她好好调理身子,早日怀上子嗣。”想到从观音寺里求来的求子符,大奶奶无论如何不肯要,王妈妈不由无奈地叹了口气。
刘氏抿拧起眉头思忖着,半天没言语。
照王妈妈这样说,难道府里的人都觉得,没有生下孩子,问题出在侄女身上?
隔着茶馆的窗子望去,外面湖光山色,风景优美,可她却没了赏景的兴致,只觉得心里发闷。
侄女嫁进裴府,上有婆婆祖母要孝敬,下要照护弟妹,还要看顾姑爷的妾室,提到这个,她这个当婶子的心里就难受,没想到,这些还算不得什么,侄女还得平白无故顶着个不能生育的名头,替姑爷背黑锅!
刘氏握住王妈妈的手,叹道:“不是我偏心自己的侄女,我自己的孩子我知道,她打小就是个机灵活泼的丫头,骑得马射得箭,爬过树,翻过墙,身体没有一点儿毛病。嫁给姑爷三年,为什么没有生出孩子,其中原因,在不在她,还得两说。”
王妈妈一愣,随即吃惊地瞪大了双眼。
刘婶子虽没明说什么,但她细细一想,原因昭然若揭!
为何平时将军要与大奶奶分院居住,一个月才去几回紫薇院,而那张求子符,为何大奶奶执意不肯要,是因为大奶奶知道,要了也无用!
大奶奶没有生出孩子,原因都在将军啊,只是她顾及将军的颜面,宁愿忍受老太太的明嘲暗讽,也半点不说将军的不好,实在是默默忍受了不少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