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们哄的眉开眼笑,宋氏心里的恐慌渐渐的消失了。
而此时,远在百里之外的上河村宋家,宋父正在院子里编竹筐,并不知道自己想了十多年的女儿,马上就要回来了。
他在担忧,之前经常来的大外孙这段日子怎么没来,该不会是出了事吧。
只是宋父并没有问过宋氏嫁的村长,如今再担忧,也只能干着急。
宋母亦是如此,坐在旁边缝补着家里人的衣服,儿子儿媳还有孙子们都下了地干活,孙女们则是去山脚挖野菜了。
“老头子,九昭那孩子不会出了事吧,这都大半年没来了。”宋母脸上满是担忧,下针时好几次戳到了自己的手指头。
宋老头叹息一声,“不会的,那孩子本事大,说不定是有什么事绊住了脚,会来的,一定会来的。”
“他下回来,你可一定要问清楚咱们柔儿嫁的村子,我想柔儿了。”宋母嗓音霎时哽咽颤抖。
宋柔,正是宋氏的名字。
怎么可能只有宋母一个人想,宋父也啊,只是他并没有一口答应这个要求。
两人渐渐沉默下来,各做各的事情。
傍晚时分,出去干活的人都回来了。
与此同时,一辆牛车到了村口。
宋氏看着村口十多年依旧存在的大树,眼眶红了,她回来了,她真的回来了。
树下几个孩童在手拉手玩着,看到陌生的牛车,以及赶车脸色严肃黝黑的盛九昭,胆子小的吓的大叫跑了,胆子大的愣愣的看着。
苏锦绣噗嗤一笑,戳了戳身边人的胳膊,“你看你,把孩子们都吓到了。”
盛九昭无奈的抓住她的手指,捏了捏道,“绣绣,我冤啊。”
“外祖父他们的屋子在哪里?”苏锦绣问他,“天快黑了。”
“就在村尾。”盛九昭继续赶着牛车。
那几个孩童呆呆的看着从面前过去的牛车。
而哭着跑回家的孩子,惊来了爹娘,只是牛车已经走远,不少人满脸疑惑,这谁家的牛车啊?
苏锦绣没有想到上河村比原主所在的红叶村还要穷,路过的屋子基本上都是用泥和石头混着的,有一些还是茅草屋。
院墙不高,她坐在牛车上可以清楚的看见里面的情况,还是很破旧。
牛车车辙印碾压着坑坑洼洼的地面,发出的声音有些大,不少人都听到了动静,尤其是住在村中央的村长家。
上河村村长眼睁睁的看着牛车从自己面前过去,他拔腿追上去,“等一下,等一下!”
宋氏扭头就看到老了很多的村长,下意识缩了缩肩膀,当年她回家时,因为那些人的谩骂,村长从来都没有为她说过话,甚至话里话外,觉得她丢了村里的脸面,可是明明她才是受害者啊。
村长看了眼车斗里的几人,压根就没认出宋氏,只觉得有些眼熟。
听到喊声,盛九昭拉停了缰绳,居高临下盯着赶过来气喘吁吁的村长。
“你们是谁?进我们上河村做什么的?”
苏锦绣从盛九昭背后露出个脑袋,“我们是来走亲戚的。”
“走亲戚?”村长满脸不信,他们村什么时候有能买的起牛车的亲戚了?
“对啊。”苏锦绣笑眯眯的点头。
村长背着手,老眼眯了眯,“你们是谁家的亲戚?不报名字,不能进村,谁知道你们是不是骗人的!”
苏锦绣按住盛九昭的手,说了宋父的名字,“宋敬山。”
这个名字一出,村长愣了愣,一时半会儿还没想起宋敬山是谁。
宋父在村里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喊他的全名了,大多数喊他有余爹,也就是宋家大舅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