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霜唇边原本轻松的笑意骤然僵住。

如今隔着三年的时光回望,想起那个高大冷峻的身影当时如同神兵天降,她眼底一闪而过的怔忪和那抹来不及掩饰的酸涩,被杜云川精准地捕捉到了。

他了然地挑了挑眉,方才那点玩世不恭的笑意稍稍收敛,“放心吧,他人在国内,不在洛杉矶。”

言霜闻言,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她当然知道。

她知道,近年来商丘竹的商业版图正以惊人的速度和魄力进行战略性转移与深化。

他的目光投向了亚洲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中东能源与基建领域的广阔天地。数笔震动业界的巨额投资,一系列与当地巨头达成的战略合作,都清晰地勾勒出他事业重心的轨迹。

他现在大概率正身处地球另一端的某个会议室里,运筹帷幄,掌控着与她相距万里的清晨。

而这座太平洋东岸的繁华都市,哪怕拥有几乎永恒的灿烂阳光,一年也难得见他驻足一次。

洛杉矶于他而言,恐怕早已是一页轻飘飘翻过去的旧日历。

可她还是来了。

明知道他出现在这里的概率渺茫得像是在大海里寻找一颗特定的沙粒,明知道人海茫茫,音讯隔绝。

但她还是攥着那张机票,跨越了重洋,踏上了这片土地。

她仍然埋藏着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待。

期待那亿万分之一的巧合。

杜云川见她与女伴之间气氛专注,显然正深入探讨着要事,便极有风度地不再打扰,“你们先聊。”

说完,便转身没入人群。

言霜收回目光,重新转向身旁,国际知名投行的董事总经理艾琳娜,继续刚才被打断的关于新兴市场能源投资的项目讨论。

三年时光,早已将当初那个青涩的女孩打磨得明媚自信。

她对宏观趋势的精准判断,对复杂金融模型的深刻理解,以及提出的数个极具前瞻性的架构设想,都让在金融界沉浮多年的艾琳娜频频点头,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

“霜,你这个风险对冲的思路非常巧妙,尤其是引入地缘政治变量进行压力测试的模块,这嗅觉和魄力,可不像还没毕业的博士。你的思维模式,确实独到。”

这番极高的赞誉落在耳中,言霜唇角弯起得体的微笑,轻声道谢。

近一年来,类似的认可对她而言已并非罕事。

无论是在剑桥的研讨厅,还是在国际会议的交流席上,她那份超越年龄的,冷静剖析全局的宏观视野,以及那份敢于在风险迷雾中精准捕捉机遇的非凡胆识,屡屡令学界泰斗与业界巨鳄为之侧目,并毫不吝啬地给予赞赏。

可每一次听到这样的赞许,都让她忍不住想起那个人。

那个人会在她提交的报告上,用锋利笔迹写下寥寥数语却直指核心的指导与意见,会在深夜的书房陪她工作,会因为她一点小成绩而眼底闪过不易察觉笑意。

她曾经无数次在深夜的图书馆,在喧闹的研讨会,在独自一人穿越康桥的晨雾时,反复自问同一个问题。

命运为何要安排这样一个人,以那般浓墨重彩的姿态,闯入她贫瘠荒芜的世界?

又为何要留下她独自一人站在被他拓宽却又瞬间掏空的天地里,茫然四顾,无所适从?

这究竟是一次慷慨的馈赠,还是一场更为残酷的玩笑?

她一度以为,所有曾被他点亮的意义,都随着他的离去而一同熄灭。

直到此刻,在洛杉矶的日光下,在另一个金融巨擘的肯定声中,时间似乎完成了一个沉默的循环,然后终于将答案无声地呈递到她的面前。

他让她见识过山巅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