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吵得正激烈,引经据典到处站队,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都点开数团新出的短视频,反正只有两分钟。也有不少旁观吵架的人因为大数据推送而刷到这个视频。
第一次看,好像很正常。第二次看,觉得那种音调有点魔性,嘴巴忍不住跟着动起来。第三次看,干脆用这首歌当背景音模仿一次交作业吧!
奇特的唱段只有25秒,加上较为正常的唱段,音斗用户将其剪辑成45秒的视频模板,然后标题写上“OSSU《百年难解》最像翻唱”。第一个翻唱的人实力平平无奇,却快速获得百万点赞,不少人回复“我觉得我也行”。于是一场模仿秀就在音斗流传开来。
娱乐的流行总是猝不及防。这场模仿秀兼具可复制性和互动性,还有音斗用户别出心裁地加上踩点剪辑,观赏性也有了,因此轻易地成为流行趋势。
人们听耳熟了,渐渐觉得好听了,也听进去乐评人的声音。内心对这首歌的接纳程度增加了不少。也有一小撮人觉得“华语乐坛完了,网络走红的居然是数团最不好听那首”,执着地为自己喜欢的曲目辩论。
海外tiktok用户也参与进来,《百年难解》视频模板被顶到剪辑推荐位,热度迅速破百万。但海外用户不止是翻唱,而是用这段唱词表达“遇到困难要摆烂”的心态。语言文化的不同,反而创造出新的生命力。tiktok上最热的相关短视频是这样的:
“今天我被boss炒鱿鱼了,我男朋友跟我提分手,我平时最爱买的纸蛋糕涨价了。但没关系,因为
一百年后,你我都消失,只剩执着”
博主在大草原滤镜下张开双臂闭眼微笑,可怜又好笑。
听不懂的歌词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便为歌曲赋予新的含义。
很快,《百年难解》的下载量和点播量都激增。外国电台的当日推荐大多出现了数团的歌。
这场短视频之风让数团有点意外,但他们更关心反馈,以及接下来的音乐节表演。
在期间,他们拍了最后一期在马来希亚的团综,东姑阿都拉曼公园。这是一家海洋型国家公园,数团在这里又玩了一次潜水。这里的海水更加清澈,能看到的海洋生物也更多。大家轮流派出一个人充当观众视角,负责拿水下摄像机。
粉丝看这一期时,都被海洋的美丽而震撼,然后被五位成员包围在水下观赏美景。视觉效果非常奇特,粉丝可以看见有成员从下方视角冒出,或者在上方游过去,偶尔负责拿摄像头的成员还会360°绕圈,长镜头带来的沉浸感十足。弹幕时常提醒:“注意,大家其实可以呼吸”。
粉丝的另外活动就是猜潜水面罩下的是谁,在超话截图分析,总算把六个人的地理位置搞清楚。
玩过潜水之后,数团走路都是飘的。只能躺在床上背音乐节的歌词。
kama音乐节是本地知名的大型活动,连开三日,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人齐聚此处,当然包括了寒国的爱豆们。粉丝也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肤色和语言,只因为音乐在此处摇旗呐喊。
数团第一次见识到国外的音乐节,不得不感叹,国外音乐节的设备好太多了。舞台也会专门设计,不是孤零零的大屏完事。来观看的粉丝也没有灯牌大旗等冗杂的东西。举手机倒是哪里都有,但依然会给台上的表演者十足的反馈,台上台下的体验都很好。
“欸?白洛克?”
在彩排时,忽然有人用寒语叫住白洛克。白洛克转身回望,似乎是认识的人,于是交谈了几句。
“他是谁?”等白洛克回来,戚夜雨紧逼着问。
“练习生时在寒国认识的朋友。”白洛克答,“你不记得他吗?应该和你讲过几句话吧。算了,我早该知道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