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吧。”
曹操轻轻吐出最后几个字,微微侧首,似笑非笑地看着董凌。
董凌恍然。
原来在韩暹营中遇伏,曹操也早就通过夏侯渊知道了。
他在韩暹营中遇伏时的惊慌失措,此时在宫门口的疑问,于曹操而言,也许只是在教一个沉不住气的少年。
董凌看着曹操,他虽然长相并无王霸之气,身形也不是很高,却自有一股摄人心魄的气度,仿佛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泰然处之。
宫门内,风吹过这片空地,拂动曹操的衣摆,他却站得稳如山岳,身后的谋士、将军即便身材高大颇有威风,可他们站在曹操身后、视他为主公,却让董凌觉得,本该是这样的。
董凌心中不由得对曹操又多了几分敬畏,他躬身向曹操施了个大礼,“多谢曹公教诲,董凌领受了。”
曹操看着这个少年,心里不由得想起了他的父亲董承。
董承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并不算什么十分厉害的人物,他护送天子归洛阳的确功劳不小,可对上李傕郭汜却是数战数败。这少年是一块尚未打磨透彻的玉石,跟着他爹蹉跎,倒是可惜了。
曹操扶起他,“少将军不必多礼,你可起了表字?”
董凌愣了愣,“表字重天。”
在中原礼仪来看,他尚未及冠,本不该这么早就有表字,可董承是凉州人,这些世家大族的规矩,他并不完全遵守,总想着让儿女快些长大成人。
因此,董凌十五岁便有了表字。
曹操哈哈大笑了起来,他对董凌说:“你父亲野心不小,倒是在你身上寄托了许多希望啊。”
高天凌云,振翅而飞,董凌之名,确是此意。
“重天,往后若想,可随我出征,多学些你想学的。”曹操拍了拍董凌的肩膀,董凌抬眼望向曹操,正对上那双深不可测的眸子。
若有机会随曹操出征,便意味着自己不再只是董承的儿子,不再有父亲的羽翼庇护,而是要置身这乱世洪流之中,真正地去搏杀、去学会生存。
可这不正是他一直想要的吗?
风声掠过宫门,宫墙上镀了一层朦胧的金辉。远远望去,宛如笼罩在一层未曾醒转的梦境之中。
董凌郑重地向曹操拱手:“若有此机缘,董凌愿随曹公征战,学有所成。”
曹操点了点头,看向不远处的一个身影,似有些眼熟,他想了一会儿,问董凌:“那不是你妹妹?”
董凌回身,果然看见董嫣提着裙子正朝这里走来。她素色的广袖轻拂过宫道的青砖,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被拖得细长,月白色的衣裙沾染了一层浅金的光晕。
光透过高耸的宫墙倾洒而下,在她鬓间点缀出些许柔和的光芒,映得那几缕未曾束起的发丝似流金般轻舞。
洛阳的风微微拂过,她抬手理了理耳畔滑落的碎发,纤细的指尖映着晨曦,仿佛温润的白玉,莹然生辉。
便是曹操手底下见过董嫣的夏侯渊和曹洪,对着这美人美景,也不由得看得有些呆了。
董凌细细看了看妹妹,他总觉得,妹妹今日好像格外的好看。
董嫣自是到阿姐宫中浅浅装扮了一番,否则,也不会来的这样迟了。
董嫣对曹操伏身行礼,“敢问曹公,现下可有公事?”
董凌本以为妹妹是来叫他回家的,却没想到董嫣在得到曹操否定的答案后对他说:“那,我能向曹公借一个人吗?”
曹操笑笑,“董姑娘,请讲。”
“郭嘉。”董嫣眼中盈着笑意,看向曹操身后的郭嘉。
郭嘉微微一愣,曹操侧首看了郭嘉一眼,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说道:“奉孝,董姑娘来借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