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3)

天子自己都是刚逃回洛阳的,他手中要是能有余粮供给百姓,他也不至于今日在这里跟董承废话了。

董承一步步引天子朝着他所想的那个方向走去:“光靠着几位将军军中的军粮供给百姓,便是掏空了家底也不够这一个洛阳城的饥民。可百姓是人,他们会种地耕田,他们能自给自足。陛下何不下令,分一些田地给他们呢?”

“这......”天子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董将军或有所不知,这洛阳城内几乎没有无主之地,且......能耕种的田地都在士族手中,若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要种,那朕便得问一问世家大族,可还需要佃户......”

天子犹豫之际,董承趁机道:“若是有其他办法,不必与士族商议,亦不需占去他们的田地,也能让百姓自行耕种谋生,陛下是否愿意给洛阳百姓一条生路?”

“自然愿意!爱卿可有此法?”

“军屯。”董承顿了顿,继续道:“若是能由士卒开垦洛阳荒地,再让百姓在开垦的荒地之上一同耕种,或以劳换食,或将年轻力壮的百姓编入军籍,这样既可解洛阳百姓之困,又可充实军资。若日后天下承平,陛下亦可将屯田之地化为民田,许他们世代耕种,既得民心,又不必与士族正面相争。至于究竟如何施行,皆由陛下决断。”

天子确实心动了。

他在董承的陪同下前往北宫查探情况,董凌特意将那些南宫逃来的百姓安置在最显眼的位置,天子一来便看到了他们。

询问过百姓实际情况后,刘协沉默了。

董承所言,句句属实。

董承声泪俱下一番陈诉与北宫百姓的肺腑之言,再加上洛阳此前确实未实行过军屯之法,为救洛阳之困苦百姓,用此法一试,未必就不能成。

至于施行了之后负责开垦荒地与屯田的军阀是否会做大,刘协已无暇考虑了,解决洛阳百姓的生存问题才是燃眉之急。

“董将军,若此事交给你去办,你与张杨将军二人合力,将洛阳未开垦之荒地用作军屯,以供百姓耕种,可行否?”

“这......”这下轮到董承露出为难的神色了,他看了一眼天子,“陛下,张将军向来不喜臣,恐怕他不会愿意和臣一同经营军屯。况且就在不久之前,张将军带人来北宫挑起事端,若非小女与犬子安抚得当,险些就要演变成一场民乱了。”

“竟有此等事?”天子显然对这件事无所耳闻,他又想起了张杨将南宫大殿命名为杨安殿一事,随即感叹张杨竟然狂妄至此,欲在皇宫之内挑起民乱,真是不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里!

刘协在袖中暗暗攥紧了拳头,他很想惩治张杨,但他又想到在回洛阳的路上,若非张杨半途救驾,还一路跟随来到洛阳,或许今日他就无法全须全尾地站在这皇宫之内。

刘协深吸一口气,咬着牙道:“传旨,安国将军张杨护驾有功,着其带领部下军队,驻扎洛阳城外,护卫城池,保护朕与百姓的安危。”

董承在刘协身后不着痕迹地笑了笑,“陛下,军屯之事不如请韩将军来同臣一道管理,韩将军如今屯兵与洛阳皇城外,陛下只要下诏,韩将军即刻便引兵入城,开垦荒地。”

董承早已和韩暹商议好了,若军屯之事能做,他便会在天子面前保奏韩暹入城参与军屯,让他一道来分一杯羹。

此等好事韩暹自然不会拒绝,他能答应和董承合作,多半也是因为这个,否则他一个李傕旧部,自是看不起董承这个手下败将的。

天子应允了董承的请求。

即日,张杨出城屯兵,韩暹带兵入城,与董承一同操办军屯之事。

董承目的达成,自然十分高兴,而与他共同操办军屯之事的韩暹又在董承出城与他交涉时就答应了,等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