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记得那天,也是在这样多雨的季节,天阴沉沉的,风卷着乌色的浓云从天尽头压过来。
风雨如晦。
江寒声主动推开他办公室的门。
他的俊秀挺拔是年轻人特有的,双手往桌面上一撑,露出一股破釜沉舟般的神情。
他说:“我知道老师在顾虑什么。”
江寒声那么聪明,又时刻关注着“8·17”案件的进展,其中很多原委曲折,不必王彭泽说,他就能明白。
王彭泽也心照不宣,撅开脑袋没正眼看他:“不关你的事,我还没允许你继续参与侦查,滚走,带上门。”
江寒声置若罔闻,说:“我会以个人的名义向省高检提交一份申诉材料,要求重新调查怀光市的那件案子。”
王彭泽眉头一拧:“听不懂我说话是不是?现在不是你出风头的时候!”
他情绪过于激烈,训斥的话一出口,又有点后悔。
江寒声却依旧坚持,低声道:“老师,我不是为了出风头。”
第55章
第55章
第55章
不是为了出风头,又是为了什么?江寒声没有说。
只是他坚持如此,王彭泽拗不过自已的这个学生。
不久后,江寒声拿到dnA对比报告,证实了怀光案性侵女性死者的嫌犯,与“8·17”劫枪案中杀害特警李景博为同一个人。
除此之外,他又找到当年负责验尸的法医,说服对方出面作证。
这份申诉材料顶着重重压力递交到省高检,费尽周折,才得以重新立案调查。
进入调查阶段以后,进展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这案件牵涉得人太多,不少人明里暗里地给江寒声使绊子。
还有些客观原因是怎么也避免不了的当时,怀光连环杀人案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碍于当年的技术条件,留存的证据少之又少。
尽管江寒声重新做了一份侧写报告,纠正了王彭泽对凶手年龄的误判,可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找到符合侧写的嫌疑人。
警方排查需要大量的时间,可是江寒声等不了那么久。
索性下一剂猛药。
“我想请您帮忙,联系到地方电视台的记者,在黄金档加一个独家采访。”
江寒声的要求相当简洁,连王彭泽一时也搞不懂他到底想做什么。
王彭泽问:“采访谁?”
这时候,他办公室的座机铃铃响起来。
江寒声打了个提醒的手势,说:“让姚组长告诉你。”
运送枪支的特警支队遭遇伏击后,海州市市局立刻成立专案调查小组。时任重案组组长的姚卫海主动请缨,成为“8·17”专案组的总负责人。
江寒声在怀光市的调查遇到了当地警方的阻挠,很难再寻求他们的协助,所以他直接找上了姚卫海。
电话里,姚卫海跟王彭泽解释说:“既然江寒声有办法引真凶现身,那就不妨试试。这案子越往后拖,越难侦办。”
“我不同意。”王彭泽坚决拒绝,“以前凶手单独作案,杀害了那么多名女性,逍遥法外十几年,现在他背后有一整个犯罪组织,连警察都敢杀了!让我的学生冒着生命危险帮你?想也别想!”
姚卫海恳切道:“学长,你放心,我跟你立个军令状行不行?到时候我安排人,二十四小时跟着江寒声,一定保证他的安全。”
姚卫海公理、私理说了个遍,软磨硬泡,王彭泽听得耳朵起茧。
他不耐烦地瞥了眼在沙发上坐着的江寒声。
他肩背挺直,坐姿有点年轻学生样的乖巧,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安静地审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