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孔其实不够用,诸位可以让木匠按照纸张长度,将夹子造得长一些?,孔洞多一些?。”
而众学子已经开始膜拜了。
主要?是……都是学生?,谁没个?需要?抄书的时候啊!
“九郎!你简直是我的救命恩人!”
“绝技!这是绝技啊!”
“以后谁还怕抄书啊!”
“小声一点!别让学正听到了!不然禁止你用硬笔抄书,你就哭吧!”
古时也有硬笔软笔之分。
于是众学子迅速压低了声音,但?那极端兴奋和狂热的情绪没有半分消退。
应劭之:“弟诶!你看,我就说九思兄为人其实极为有趣!”
弟弟难得没有反驳他,而是点点头:“确实。很有趣。”
应劭之扬声:“九思!我们先回家了!明日?午时,我来?寻你可行?”
陆安:“行!”
于是就到了第二天中午。
弟弟对丝竹歌喉不是很感兴趣,哥哥询问陆安,得知她也不是很感兴趣后,索性邀请她去钓鱼。
“我早就打听过了,均州这边山谷里有条溪!很适合钓鱼!”
应劭之性子急,鱼刚咬饵就提杆,每次都钓不到鱼,时间久了,他就开始捣乱,这里踢踢,那里拍拍,还作了一首诗指着溪水里的鱼骂它们不识好歹,不上他钩。
陆安侧头看了一眼应益之,对方可能早就习惯了,对哥哥捣乱这事,面色平静,呼吸平稳,执着钓竿,不紧不慢地观察着丝儿有无颤动。
陆安只能无奈出声:“守慈,你别踢石头下水,都把鱼赶跑了。”
应劭之正应声的档口,水面上浮子猛地一沉,应益之执杆的手一抬,“嗖!”一条白鱼应声而出,跃至空中,细鳞生?光。
第53章 地礼
“是鳡鱼!”
等鱼到手上后, 三?人才看出来,原来不是鳞片白,是鱼腹银白, 再加上鳞片细, 又有?水光和日光, 看上去就像一条白鱼。
实际上,它的背鳍和尾鳍是青灰色的。
又因其头鳃泛现金铜色泽,在民间?有?“铜头箭”、“黄箭鱼”的别称。
应劭之:“好大一条鱼!好重!益之你真厉害!咱们午餐有?着落了!”
应益之捻了一下?, 大致估算:“不低于?三?十斤。”
陆安十分震撼:“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鱼, 这?在我家那边,喜好钓鱼的人可是要?把它背在背上,骑着驴子满城溜达,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钓了一条三?十斤重的鱼。”
应益之浅浅弯了一下?唇角, 直接被这?个场景逗笑了:“汴京人竟如此放浪不羁么??”
陆安面不改色:“对。”
应劭之满脸凝重:“现在, 问题来了。”
陆安:“什么??”
应劭之:“三?十斤的鱼, 我们三?个人吃不完, 但是搬去卖又太麻烦了, 丢回去也不合适, 它应该活不了……”
鱼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应劭之的话,在地?面上拼命拍打着鱼尾,活蹦乱跳。
好像在说:我还能活!我还能活!
三?人对视一眼。
“扔回去?”
“实在不行,水里还有?其他鱼, 应该不介意吃了它。”
“可。”
然后, 这?条三?十斤重的大鱼又重新回到了水里,快乐地?在水面上游了个圈,一头扎入水中。
应劭之瞬息之间?又给鱼钩挂上鱼饵,拍了拍弟弟肩膀:“益之!咱们再来!午饭能不能吃到鱼就看你的了!”
应益之却是扭头,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