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益之就?帮兄长和兄长新认识的友人把这?个下联写到柱子上,题好姓名。
他们是对得快了,其他学子看到这?一幕,只觉头顶罩下一片黑沉沉的阴影,牙缝里?都是倒抽的寒气。
在叙史联上对得那?么?快,这?两个人还是人吗?
他们连上联说的什?么?,都还没有理清楚呢!更?别说在浩瀚史书里?一下子搜罗出相对应的历史了!
这?样的人来参加文会,他们只能庆幸文会不比对对子!
看他们又去了第二对石柱前。
上联是: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
石柱旁边山坡上,桃林遍野,六月已无?桃花,只有红桃满树。
陆安和应劭之脑子开始思索,双眼开始巡视周围,看看有没有物件可以助他们生出下联。
赵公麟怕等得无?聊,从腰上解下自己的精致绣金线小荷包,从里?面摸糖吃。
还顺便?给周边人分食。
陆安瞧到包上金线,思维上产生了奇妙的联系,她对:“莺穿柳树,却似金梭织翠丝。”
“好对!”应劭之很自然地夸完,又叹了口气:“你才思敏捷,我?真?是心里?装八条腿蹬轮子,转得也没有你快。”
但没等其他人说话,他又高高兴兴地说:“不过我?想了一首诗,对子对不了,我?借这?首诗给九思你增色!”
语?*? 毕,他接过弟弟手中毛笔,在写下联的柱子上题小字:
碧水青山任意裁,淡烟啼鸟入情怀。
人生若是开心处,六月桃花照样开。
再题名《德章二年六月十九日,均州州学处赠知音九思》。
柱子上,最?显眼的是陆安对出来的下联,角落里?,便?是应劭之所赠之诗。
后来者到这?里?时,一看此下联,脸上已有难以掩饰的疲惫。
对不出来,完全?对不出来,就?算能对出来,也比不过陆安这?一对。
再看那?作陪衬的诗文,更?觉太阳火辣,晒得爬阶之人奄奄一息。
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再去下一个看看!”
他们就?不信了,这?些人每一对都能回答,每一对都能答得精妙无?比!
*
陆安侧头看这?对兄弟。
弟弟含蓄清冷,不爱言语,但这?哥哥好像永远学不会含蓄两个字,就?连嘴巴也是叭叭的。
走到第三?个柱子的时候,陆安已经快知道他们家门?房在老?家养的那?条大黄犬的名字了。
第三?个柱子,上联是:风云三?尺剑。
陆安垂下眼眸正思索,应劭之一拍掌:“这?次我?可争先了。”
他提笔对:花鸟一床书。
陆安出声夸赞:“这?下联对得优雅!”
应劭之心情大好,正要招呼陆安去下一个柱子。
却见陆安从他掌中取过笔,握着笔杆余温处,在同样角落里?的地方书上: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同样题:《德章二年六月十九日,均州州学处赠知音守慈》
应劭之突然有种无?法呼吸的感觉。
他的对联说的就?是“武能叱咤风云,文则花鸟怡性”,然后陆安便?转赠他这?首夸他文武的诗。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好朗朗上口,好美的诗句。应劭之几乎觉得自己要溺死在这?股文字之美里?了。
他哪里?配得上这?样的诗。
应劭之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只能怔怔瞧着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