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且宽心,届时自有皇后娘娘把一切安排妥贴。”红绣陪笑,“昭燕公主头一回出宫,还要殿下多多照拂。”
送走红绣以后,梅侍官折返回来叹声说:“皇后娘娘可真会给咱们找难题。”
“倒也不是什么棘手的问题。”安晟神闲气定,目光随意地落回棋局中。
梅侍官颦眉欲言,被一声清脆的落子声打断。安晟没动,是柳煦儿终于想好下一步,重新轮换过来了:“公主,我下好了。”
“嗯。”安晟拾起一枚黑子把玩在手心,垂眸纵观整片棋局。
见她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梅侍官没再多嘴,反而是原本安安静静思索棋路的柳煦儿终于有空搭腔:“红绣姑姑送来的花笺一定记录很全面。”
“又如何?”安晟眉也不抬。
柳煦儿瞅着被搁置一旁备受冷落的花笺:“公主,这份花笺能借我拜读么?”
安晟冷眼回她:“别人作的是诗,你却不知道摆在我面前的又是什么。”
“那不还是诗嘛。”柳煦儿双眼剔透雪亮,“要不是咏柳的新赋,我也不想拜读。”
安晟静静与她对视两秒,最终败倒在她不掺杂质的眼神之下:“爱要不要,不必还我了。”
柳煦儿受宠若惊,捧着花笺如获珍宝:“谢公主赏赐。”
25. 抱抱我 “公主,我抱了。”……
别看梅兰菊竹三大五粗,人家单拎出来每个都能吊打那些所谓出身名门饱读诗书的高门才女。
要说公主身边哪个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唯独这半路收在身边的柳煦儿差了点。但她贵有自知之明,是万万不敢与其他侍官相提并论的。
柳煦儿自幼随母亲生活,日子过得贫苦,温饱都成问题,哪有那个闲情识字?还是后来随柳公酌入宫以后才有机会执笔习文,短短几年能够书写流畅已属不易,又岂懂什么文人作赋的风花雪月?
她连押韵都不懂,平不平仄更是一窍不通,要来花笺实非附庸风雅,柳煦儿独独贪的是‘咏柳’。
每隔三年就有一批新科举子诞世,每到这一年的琼林宴上或将涌现大量咏柳新赋。柳煦儿是不通文采,但她喜欢听诗,喜欢诗里有她的名字,拜读新赋只是柳煦儿悄咪咪的一点小癖好而己。
微风徐徐的五月天,百里的繁花盛开一路。
御马监为公主出行早早备好车仪,用新裁的丝帛与颜色绚烂的翟羽为饰,布置在内壁四角的卧垫温软舒适,横辕上的层层玉匮置放香鼎与珠皿,举目四望,皇家独有的车制是何等的阔气而奢丽。
随侍的宫仆不少于二十人,戒备的护兵更是高达近百人。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跨出这道宫门就会引发一片骚动。
但不怪乎宫里如此严阵以待,安晟公主自来京那日便给世人展现百里行仪的隆重排头。她的名气太盛,要想低调出门不太可能。而此行又添一位昭燕公主,这位可是皇后娘娘的心头肉,必然容不下半分闪失。
如此一番计较下来,这点护兵和宫仆仿佛都显得不太足够。
梅侍官嫌外面的日光打眼,一边下放卷起的车帘,一边听公主对柳煦儿说:“你对这个名字这么满意,那是否说明你对这个爹也很满意?”
柳煦儿陪坐在另一端,闲来无事正在翻阅笺纸逐字逐句艰难读诗,听见公主的问话讶然抬头:“我对爹爹没有不满意。”
生怕公主不信,柳煦儿谆谆又道:“爹爹已经很好了,无可挑剔。”
安晟对她说的话不予置评,对她的动作却有意见:“你打算在车上念诗?”
柳煦儿已经将笺纸摊在膝上,不明就里地点点头。公主面色不善:“谁给你的胆子让你一路荼毒我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