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家里最金贵的人,每日跟皇帝翻牌子 似的,决定是 跟魏盼一块睡,还是 跟离姐儿挤一张床。
夜里灭灯后,卧房里还是 传来悉索声,陆琼也知道她们不会安分,特意跑来瞧一眼,听到里面笑声不断,连带着她也莫名笑起来。
这下困意全 无,便挎了竹篮到地里摘豌豆,许是 今年 气 候好,年 节后播下的豌豆种过了三四月便熟,收成也不错。
路过院子 ,雪儿正 趴在 堂屋前的地砖睡着,还打了盹,它原本是 睡在 堂屋的窝里,一到夏日就非得在 外头睡,许是 这样才凉快。
陆琼进 了灶房,借着明 亮的月光翻出面粉跟糯米来,还有香菇、腊肉也提前备好,明 日起来便能做个糯米烧麦。
初升的太阳攀过地平线,阳光也一点点钻进 灶房,落到热气 腾腾的锅灶上。
陆琼提前蒸好糯米馅,余下的就叫陆萱她们一块做,咸香的糯米馅包进 面皮,最后收一个小口,露出一点馅儿便可 。
下锅蒸,糯米的香气 也更浓郁,直到水快烧干,魏盼才把柴都取出来,陆萱也捧了水来,刺啦一声,柴火便灭了,升起一道细细的黑烟。
她们吃了好几个,余下的都装到食盒里,打算带到铺子 里,要是 饿了也能随时吃。
立夏也在 打打闹闹中到来,而铺子 的修整也终于告段落。
这日见店里人少,陆琼也起了去看铺子 的心思。
不远处有位大娘支了篷子 ,卖力喊着:“绿豆水……三文一碗!”
一路过龙津桥,她便想起去年 这时候还在 桥边摆小摊,用着简陋的竹筒子 盛熟水,食客来了也没地儿可 坐,好认识了金娘她们。
龙津桥旁的铺子 也有所 不同,好几家成衣铺换成了食铺,有卖果子 的,也有卖鱼羹的,好有一家只有个牌匾,写着……冰铺?
这是 要在 她新铺子 边开一家冰铺?看样子 应当也在 修整中,只挂了个招牌,连门都没开。
不过这样一来,往后铺子 的冰也不必愁了。
第72章 冰酥酪
陆琼进铺子时,吴石匠蹲在灶膛前,正细细打量着,随后用铁锤的后柄敲了下石砖,发出厚实的噔噔响。
见她来了,吴石匠从灶膛前起身,指着灶台:“这屋子刚修整好 ,还有一股味儿 ,许是要过阵子才能开张……还有这原先的灶膛,我方才瞧了眼,倒也挺结实,只是这烟道有段时日没用,也不知堵了没。”
原先的青灰方砖碎了不少,便把碎的挖走 铺了新的,而灶房容易积水,特 意 在灶房的方砖表面刷了一层青釉。
后门出去还有个小院子,换走 的碎砖都堆在这,就等着新购一批鹅卵石,混在一起铺在地上 。
吴石匠跟在身后不停叨叨,陆琼只是点头,摸摸墙,敲敲砖,不过她并不懂里边的门道,只是觉得应当这么做。
虽然院子不大,她却莫名觉得适合搭个炉子,还能弄露天烧烤,边聊天边吃。
后来吴石匠还叮嘱了不少事,陆琼也挑着记了些 ,毕竟她也有过开铺子的经验,无非就是锅灶的事,都不难。
因着要等味儿 散散,开业这事又 推迟好 几日,而施三娘也不催着她们搬铺子,反倒还惦记着她们。
不过这事已 成 定局,反悔不了。
这一等便到了端午节,汴京人皆在扒龙舟、挂艾叶、戴五彩绳……而踏入陆记门槛的人亦是络绎不绝。
铺子里糯米飘香,她们做了蜜枣馅儿 、豆沙馅儿 、羊肉馅儿 、咸蛋黄馅儿 ,最受欢迎的自是羊肉粽和 豆沙粽。
相同口味的三角粽子皆用草绳捆在一起,食客点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