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3 / 4)

因还是幕府对关东武家的偏见,尤其是对古河公方足利成氏的恶意不减半分,当然古河公方也是憎恨幕府公方的。

永享之乱以前那是镰仓公方企图争将军之位,足利持氏对室町幕府的怨念再深也没想着要揭起反旗,只是像个小孩子生闷气的样子给自己的儿子换成足利义久,并在元服的时候给予八幡太郎的名号,对付自己的家宰上杉宪実下手而已。

一百二十年前的结城合战让关东武士意识到幕府的强大不可阻挡,从那之后关东武家再也没有拥立古河公方争夺将军宝座的想法,相隔一百二十年恰好两甲子,又一场结城合战以幕府方的足利上総三郎义时碾压取胜告终,再次向关东武士揭示一个道理,幕府不是关东武家所能抵挡的。

足利义时即将登上关东公方的宝座的意义非比寻常,这本身就是在向关东武士释放一个友善的信号,用行动在告诉关东武家并没有彻底决裂的打算,关东依然是关东武士的关东,关东公方依然是足利家的关东公方,规则不变关系不变,只是把效忠者从足利藤政转为足利义时。

这是一个台阶也是一个橄榄枝,为关东武家搭建起通往镰仓的快捷通道,只要来到镰仓参见他出席他的关东公方就职典礼,君臣的名份将会在无声的默契中就此确立,再送上一封誓书就还是关东武士管理自己的关东。

至于足利义时到底是不是关东武士出身根本不重要,足利尊氏嫡次子足利基氏是初代镰仓公方,他本人就是在京都出生并成长的武士,没看到关东武士因为足利基氏不是关东出身就要闹的要死要活的,还不是在南朝大将新田义兴战死之后,就迅速投入到足利基氏的旗下甘为鹰犬。

再细究下去就会发现武家始祖的清和源氏、桓武平氏也都是京都的天皇之胤散布到畿内关东以及整个天下,即使次一级的藤原氏、大伴氏、纪氏、在原氏、武藏七党等各路武家也都是从京都而来,纯粹关东出身的武士早就被这些征服者消灭同化,他们又有什么资格质疑足利义时是否是关东武士的出身呢。(未完待续。)

如果您觉得《武家栋梁》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 )

第527章 佐渡欢迎你

所谓的关东武士的关东本身就是牵强的理由,只是在地土著化的武士集团不愿意接纳外来者的排外主义,关东武家就是用这么一套坑的北条家几十年不能抬头,但是这一套在新生的关东公方足利义时面前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究其原因只有两条,第一他强的离谱,第二他是足利氏的名门。

相模北条氏的前身伊势氏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事,伊势平氏在坂东八平氏眼里还真不算什么,伊势平氏的真正栋梁平清盛一族在坛之浦合战里全部下海见龙王,他这个伊势氏的小小分家碰上坂东八平氏真的没有任何心理优势。

这就好比上杉辉虎当年想当好越后守护千难万难,本庄繁长、北条高广这样的有力国人说反就反,比这更厉害的是另一个时空里的上杉谦信,足足用去二十三年的时间才压服越后武士,收服这些骄兵悍将没几年就夺取越中、能登半个飞騨、半个加贺的控制权。

足可见齐心协力的越后武士战斗力有多强大,更从侧面证明一个名份不够的武士想做一个守护有多难,尤其是想做好畿内和关东的守护非常之难,天下六十六国里最难混的三个地方分别是西国、畿内、关东这三个地方。

比如西国三天两头的冒出霸主级别的大名,蹿的快跌的快比玩博录输钱的速度还夸张,畿内不知道何时会蹿出一个新的管领代,只不过近期畿内武士有不同程度的衰弱,似乎可以给某些武家制造蹿升的机会,而关东的战争烈度最高也最危险地方简直不是寻常武家能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