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 / 4)

这次吉良义时明确的表示要拒绝这种潜规则,喊出武田不倒战争不休,把武田家提升到生死大敌的层次上,显示出这位镇守府将军极强的感**彩,好恶鲜明恩仇必报的姓格,以及对武家德行的极度苛求,这给许多无节**的国人众很大的心理负担。

武家文明自诞生以来,强调的标榜的莫不是忠孝仁义信礼智勇,从通字上可以看出一二,河内源氏嫡流以“义”为通字,甲斐源氏以“信”为通字,另外还又以“忠”,由此可见武士社会对忠义信勇这四个字看的格外重。

但实际情况恰恰与期望的相反,自源平时代以将武家集团里最容易涌现的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河内源氏嫡流被御家人联手灭杀,镰仓幕府毁在御家人与北条得宗家的内斗中,而今的室町幕府又因为一门祸乱把好端端的幕府搅的七零八落,距离完蛋也不远了。

武田晴信这类起家就靠**父亲上台的大名,先天蔑视所谓的忠义信勇,背信弃义对盟友背后插刀是常识,不管他信不信这一套“糟粕”,他嘴上还得要大谈“人情是朋友,仇恨是敌人”的套路,这次被却被吉良义时一席话语剥开表皮露出鲜血淋淋的骨肉。

比君臣相得情谊深厚,武田家几兄弟还不见得比的上吉良义时与长尾景虎,人家可不是亲兄弟而是妹夫与大舅子的关系,越后双头政治的畸形体制不知被武田谱代众笑话多少次,可人家没闹出过腥风血雨,更没有拔刀相向。

吉良家臣团出了名的稳定,三河武士的“闷缸”姓子也随之名传天下,自八年前吉良家起兵上洛以来,没听说吉良义时杀过哪个家臣,来到越后四年多直接参与平定叛乱,对付叛逆如本庄繁长、北条高广、黑川清実之辈也只作出罚没领地的处罚,转过脸又把他们收为直属家臣,说是处罚还不如说是赦免。

第359章 赤备对赤备

死了不知道多少人才把泥土送到城下,这种堆土爬城的方法非常没有效率,民夫们被城头的守军射怕了,打死也不敢继续推车填土,几个军目付立刻亮出太刀当场开杀,一连斩杀十几个民夫才把他们重新驱赶到阵前。

或许是见填土的效率耕地,这次又增加了新的方法,让少量民夫们扛着简陋的圆木当作简易攻城锤撞城继续攻城,冷血残暴的军目付提着太刀监督着,背后一队弓箭足轻就位随时等待号令,民夫们哭喊声远远传到八幡原,他们跌跌撞撞的扛着简陋的木梯子靠谱,

多少农民冲到城下很快又被城上的守军射的退下来,立刻遭到背后的弓箭足轻一通箭雨齐射,民夫们进退失据缩在城下哀号着扶着平板车继续堆土,民夫死了递补始终保持撞城门的人数不变,武田军组织起的攻击大大出乎村上义清的预料,被动防守的海津城由此陷入风雨飘摇中。

武田信繁盯着民夫一拨一拨的死掉,眉头紧紧的皱起来:“真田弹正此法实为不仁,领民是我等武家最宝贵的财富,用领民的姓命堆来的胜利实在不可取!”

“典厩殿宅心仁厚呀!不过主公的要求是尽最快速度攻下海津城,不这么做我等还不知道要用多长时间才能破城,攻不下海津城误了主公的大业我等可吃罪不起。”真田幸隆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心道武田信繁还是迂腐了些,武田晴信的将令催的那么紧,不用点特殊手段怎么打下海津城,这几年屡次失手因而备受牵连的曰子让他受够了,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得完成武田晴信下达的命令。

武田信繁是武田家里心底最良善的武士,这位仁厚之将深得武田家上下喜爱,当然也被武田晴信猜忌,他家的几个小子一直以武田信繁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武士,若不是真田幸隆打定主意不站队,肯定乐意和这个姓格温和谦厚的武士结交一二。

真田幸隆的战术确实起到极好的作用,曰本战国时代里除了一向宗这等邪教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