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杀人用的生锈凶器,以及这个半圆形的血痕,其实已经能百分百确定,前来处刑毒药的组织成员,就是手里有十多条人命的屠夫,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
“因为在白银连环杀人案的卷宗记载中,大多数死者的主要原因,基本都是动脉或心脏被刺穿、割破,所导致的流血身亡。”
“这说明了,这名组织成员之所以代号会被称之为屠夫,大概率是因为他极端变态的杀人手法。”
“就像屠宰牲畜必须先放血那般,屠夫喜欢亲眼看着受害人因失血过多而死,亲眼看着猎物的瞳孔涣散。”
“而且在连江市那么多起的同系列案子中,每起案子都能看出几个相同之处。”
“第一点,找不到任何一件凶器,即便是将案发现场周围翻个底朝天,都没有找到哪怕一个凶器。”
“第二点,凶手没有留下任何的DNA和指纹,死者也没有反抗迹象,说明屠夫的杀人和反侦查手段很出众。”
“第三点,每一处的凶杀现场,基本都会出现这种半圆形,类似雨衣下摆的血迹。”
“通过这三点,其实就能够大致判断出,屠夫每次杀人所用的凶器都会带走,或者说重复利用?但绝对不可能丢在某处,所以没必要搜寻附近有没有丢弃的凶器了。”
“而且他是特地穿了雨衣来遮挡喷溅的血液,说明里面所穿着的衣服,其实很可能并没有沾染到多少血液。”
“可以说,屠夫完全能够做到......”
“半小时前穿着雨衣拿着凶器,亲眼看着自己选定的猎物被放血至死,半小时后却能如同无事发生般,提着凶器和沾满血的雨衣,穿西装逛着步行街。”
“因此只要屠夫愿意,他将身上的雨衣一脱,再把脸上的血迹擦干,找个背包将凶器和雨衣藏好,仿佛无事发生般的下山,会不会比藏在山上的某个地方,要好的多?”
“而且正因为西山的环境适合隐藏躲避,才让我更敢大胆猜测,屠夫当前大概率是没有藏在西山上了。”
“根据刑侦中的角色定位来说,我们是在全力侦查,而屠夫是全力的反侦查。”
“经验丰富、善于反侦察的他,可不会让自己藏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我们警方都认为最有隐蔽可能的西山中。”
“所以我们应该直接往山向下搜,往城市范围搜,而不是向上往山林深处搜。”
话音落下。
苏铭口袋中的手机,就响起了一阵颇为急促的铃声。
拿出看了眼来电显示后,苏铭按下接听键,并将扬声器打开。
下一秒。
郭平颇为低沉的声音,便已是在整个木屋中响起。
“苏副组长。”
“按照你先前交代的路线,我在山脚位置偏高点的草丛里,发现了屠夫短时间潜藏的痕迹......”
第180章 K的最终决断,牧师,你有几成把握杀掉他?
郭平打来的这通电话。
足以用振奋人心来形容,更是让刘洋眸中露出了些许惊愕。
怎么都没想到,几十名警员在西山上找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发现任何的线索。
虽然寻找方向可能出错了,但苏铭也才来不到半小时,就发现了屠夫先前潜藏的痕迹。
这实在是...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而且如果刚没听错的话,其实一来到西山的范围,看到整体的环境,以及听到自己带着这么多的警员都没发现任何线索后。
苏铭就让郭平有意识的往山脚位置找了?
真能如此敏锐精准的判断,反侦察出屠夫往山下走了,而非继续藏匿在西山之上?
要知道,西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