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长安(四)(3 / 4)

两京纪事 穷其枝叶 8682 字 2天前

论纷纷了。

幸好徐回做事情很勤奋,条理性很强,经过他整理修饰的文书,绝对没有任何让人不满意的地方,给众人省却许多麻烦,所以他们的议论也不算苛责,算是好奇和关心。

诸如:“徐学士,你家是哪里的?里面是你的妻室吗?她是不是有病?”

徐回保持微笑,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这会儿没人看着他们,徐直就从马车上下来,两个人并肩倚在偏僻一侧的车厢边缘,她简直跟外面那个老翁同时在哭,她说她现在不想去长安了,她还说一定有人要向她索命。

她哭起来没有声音,眼睫上挂着几颗雾蒙蒙的泪珠,说话的语调也不凄楚,更不是在顾影自怜,好似她的悲伤情绪里面并不掺杂任何感情,内心的弦也不是她能控制的。弦暂时断了,她暂时丧失了快乐的能力,她就觉得应该哭一哭,再把弦是如何断的平铺直叙地展示给别人看一看,希望能找到一个支点,证明自己还活着。

总之,那并不令人讨厌,还很透明。

可是长安已经到了。

“等去了长安,一定有人像这个老翁一样,向我索他孩子的命。”

徐回惊奇道:“怎么会?你怎么知道这个老翁是在替他的儿子索命?”

徐直见怪不怪地说:“我就是知道,他一定是儿子被人害死了,没有人帮他,他也不会跟当官的说话,大家都认为他脑子有病。”

“学会说话很重要,他不会说话。”

“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不会说话,就能给聪明的人省去很多麻烦,因为聪明的人可以视而不见,装作听不懂。”

李泽已经回来,他很自然地听到了他们的谈话,鄠县县令刚刚去搜查了这个老翁的生平,果然如她所言。

他冰冷骇人地注视着马车后面,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

这时候东京留守亲自把所有的奏状呈上来,李泽吩咐他:“找到徐学士,让他摘录里面的内容写成策论,呈给朕看。”

徐回和徐直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么快回来,还离他们这么近,赶紧出来拜见他,徐回一再给他叩首,言说失礼。

李泽受了他几拜,才轻描淡写地说:“无妨。”

然后他也问了一个今天一个官员问过徐回的话:“徐学士,你的妹妹是不是脑子有病?”

徐直很怕他,听他这样问自己,更是吓得一动不动。

徐回从容回答:“谢陛下关心,舍妹胆小,但是并无大碍。”

“是吗?”

李泽阴恻恻道:“朕怎么觉得,她似乎生活不能自理呢?”

“朕从来没有见过哪位官员的亲属,如她这般痴缠,耽误了公务怎么办?”

他嘴里淬炼出两个恶意昭彰又满含亲切的字眼:“爱卿。”

徐回一下就领悟到他话里的杀机,马上给他跪下了,徐直一直给他跪着根本就没起来。

李泽不为所动,睥睨着匍匐在地的两个人,笑道:“李先生说你是天下不可多得的英才,朕深重爱卿,爱卿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朕甚是惜才,不想看到明珠蒙尘,倘若爱卿不忍割爱,无法做到不遗余力,朕只好替爱卿动手了。”

徐回道:“臣愿为国家尽心尽力,为陛下肝脑涂地。”

徐直还从来没跟他说过话呢,现在为了徐回的前程,她急于想向他展现自己并不是有病,她声音弱弱地说:“千错万错,错在民女一人,阿兄绝不是那种人。”

“请陛下宽宥。”

他好像一直在等待她说话,但是她真说了,他又不愿意接她的话,似乎真的很厌恶她。

李泽对她视而不见,转而道:“朕有一事不明,百思不得其解。”

“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