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2 / 35)

雁归离 藏于山海 93635 字 5天前

下皇子,继承皇位。显然皇帝是知晓太后的意图,故而才搅乱此次宴席,我猜得可对?”

程羡之面色淡然,没有回应,也不否认。

“那你一开始也知道,这场宫宴不可能顺利进行,还是说,是你与皇帝一同谋划的?”

“那以你之见,太后为何一定要掌握皇嗣在手中呢?”程羡之不答反问。

“若皇帝驾崩后,大岚还未有太子能够继承正统,那么各党势力便会各自拥立皇室宗亲里的血脉。届时,朝中势力重新洗牌,于谁最具威胁。”陆听晚说,“自然是如今掌握大权之人,最不希望手中权势拱手让人。”

程羡之欣慰一笑,“你所说的没错,是以,你觉着这场刺杀,只是皇帝主导么?”

陆听晚侧眸,终于正视他的脸,“你的意思是?太后也有参与其中?”

程羡之沉默。

陆听晚直觉不对,“不可能,太后要借此次宴席探出世家风向,又怎会打乱精心布置的局面。”

“不是太后,”程羡之眼里堆积的阴暗淡了些,闪过刹那的光亮,含着笑说,“是中书令!”

“公孙家?”陆听晚不可置信,捂住心口的动作加重些,马车的颠簸还是能牵扯到身上的伤口,舒展的眉心逐渐紧蹙,程羡之掀帘嘱咐车夫驭马放缓些。

陆听晚这才舒适几分。

“公孙家不是一直以皇权为首么?”她洞察程羡之表情,猜测说,“公孙家为君主垄权多年,难不成也想做第二个姜家?”

程羡之知道她从太后那耳濡目染,对于朝政局势亦有一些见解。

“如你所说,若皇室宗亲因争夺帝位而使江山动荡,经年久月尚能平息,新帝若是年幼,必需帝师教导方能掌政安国,以你之见,当中朝局,该是谁最适合帝师?”

“帝师,与摄政王无异,”陆听晚恍然大悟,霎时说出心中那人,“公孙饮!”

程羡之前倾的身子正回,抱着双臂点了点头。

“中书令不也是你的先生么?”陆听晚疑惑,“你们之间还是岳婿关系,两家利益相连,难舍难分,怎么你……”

程羡之读懂她心中疑虑,“你以为权势里,这些无关紧要的联系,就牢靠么?”

是啊,陆家与姜家的结局,她再清楚不过了。

“姜家未有姜太后干政前,大岚第一权臣便是公孙饮,姜家而今手中的那些权势,不过是姜太后仗着先帝恩宠,又逢先帝要分权,这才一点一滴从公孙家里剥夺过去的,公孙饮近几年有所退,虽敛锋芒,让他人为陛下利剑,对抗姜家锋芒,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收敛锋芒,制造锋芒!这锋芒是谁?

“是你!”陆听晚肯定的话语,而不是质问。

程羡之淡然,“中秋宫宴,不仅仅是太后与皇帝的博弈,暗中还有不少势力想要搅混水,如今重中之重,是容妃能够诞下龙嗣。”

“所以,你可知我为何一定要接你回府?”

陆听晚垂眸,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只是那双眼睛里审视着眼前的人,以他适才的话,刺杀是掩人耳目,分散他人注意,目的在于容妃能够顺利诞下龙胎,那么容妃肚子里的龙嗣一定就是皇子。

陆听晚想明白了,猛然抬起头,口中的话咽了回去!

她那么聪明,脑子又好使,程羡之无需讲得那么明白,点到为止,陆听晚往下推测,便能发觉里边的玄机。

公孙雪知道程羡之接回陆听晚养伤,原先便不能左右他的决定,现下她更没有话语权。

陆听晚在雁声堂养伤,常能见到程羡之,他话虽不多,却总能与她谈上几句,有了风信的照顾,陆听晚伤势好得快,每日清晨先在院子里漫步,风信寸步不离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