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8 / 28)

雁归离 藏于山海 72408 字 3天前

入大牢。

阿晚会不会也这般害怕……

越想到这些心里越是没底,她望着颓然的姜言礼,发冠歪了,衣衫不整,美眸里透着疼惜,可看到他策马而来的那一刻,她便没那么怕了。

“言礼,阿芜不怕,”她扯出一丝牵强的笑意,“言礼,回府去吧……”

禁军没再逗留,领头一声令下,两名士兵拔起横刀在前开路,百姓退让,军队继续往宫门去。

姜言礼全身无力,只能扶着马背渐渐瘫坐于街头,嘴里不断呢喃着:“阿芜,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的……”

最后还是国公府派了人将他带了回去。

陆家人入狱后,由大理寺按章程,过一遍文书,入了卷宗,无需三司会审,陆家早已查抄,走这一遭不过是让案子在卷宗留痕。

京都接连两家陨落,陆家查抄一事传到潭州,程羡之为方便与各县衙商议水患之策,故而刚到潭州便入住知府府衙,而今经过月余救灾,潭州水患已解,尚有杂事收尾,他本定好三日后启程回京。

寒舟得了京都消息,程羡之在寝院查看各县呈报文书,水患虽解,可患后扶民良策不可少。

他紧捏眉心,有丝头疼。寒舟对着端坐的人拱手,程羡之习惯一边看文书,一边听寒舟述职,如此能够节省时间,处理公务高效。

“大人,京都来信,圣上将陆明谦打入大牢,三日后问斩!”寒舟捡着重点说。

翻阅文书的长指微顿,又继续下一页。

寒舟没提到其他人,他也没多问,寒舟继续说:“七日前禁军查封陆府,还有……”

他说到此处不由再次瞥了一眼,此时程羡之终于抬眸,放下手中要事,淡淡问:“还有什么?”

“国公府的陆听芜还有咱们府上的二夫人,一律被押入大牢,三日后京都城北罚场听候问斩。”寒舟话语透着凉意,面上却无任何喜色或者其他情绪。

二人都似乎心知这一日会来,故而一个比一个淡定。

只是那案桌上的掌心,不自觉渐握成拳,寒舟尽收眼底。

须臾间,程羡之松了拳头,抚平稍有褶皱的文书。

“当年陆明谦因掩盖刘起元在西北虚报军饷辎重敛财,又暗中助宁王谋逆,当年皇权旁落,帝位不稳,各党派势力虎视眈眈,皇帝未能下令彻查,放了多少宁王同党?”

“可户部亏空的事实无法掩盖,只能在户部账本上做手脚,构陷你父亲寒侍郎,户部亏空。西北与山海关频繁向朝廷索要军需,迫于压力,皇帝不得已下令,让户部按需拨款,可亏空之大,岂能是寒侍郎从税收之处就能填补的。”程羡之浮起几年前旧案掀起的风波,仍然惋惜不已。

“若不是因孔凡在房屋税中露出马脚,属下也无法确定当年父亲之案,如出一辙。只是我父亲不会像孔凡那般压榨百姓,勾结商贾。故而父亲在被陆明谦推出顶罪时,百口莫辩……”寒舟凝起的眸子透着当年那股恨意和不甘,“陆明谦本就该死!”

“姜家可有动作?”程羡之仍是镇定淡然。

“此事,陛下未经审讯便下令禁军直接查抄陆府,姜家功劳最大。含章殿上,中书令与众官员施压,下令诛杀陆明谦,罪证充足,太后听政一言不发,陆家已无路可退,问斩在即。”说到这时,寒舟才仿若有一股雪清耻辱的快感。

“陆明谦死有余辜,”程羡之星眸透过一丝不安,却未提及,而是转到他处,“太后弃车保帅,暗助陛下查办陆家,是有收敛之意。刘起元一事过后,姜家定然寝食难安,避免陛下通过刘起元口供查出陆家行径从而再牵扯出姜家。就算皇上不办陆家,姜太后也要办他陆明谦,恐生变故,问斩陆明谦自然越早越好,姜太后又岂会阻止。”

恐生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