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8 / 28)

雁归离 藏于山海 72408 字 3天前

愿意为你赴死的兄弟,想必你也不愿他们付诸性命都要救下来的人,最终成了浮尸。”

风信在一侧听得心疼,眼眶都湿了。

程羡之再次举起汤匙,又是等了一阵,陆听晚这才愿意张嘴,直到汤药喂到一半,映月阁的露珠从屋外进来,对着床沿的人恭敬福身。

“主君,大夫人从潭州回到府上了,听闻二夫人受了惊吓,特意差奴婢前来将这上好的人参给二夫人补身子。”

风信接过露珠手里木盒:“多谢大夫人心意。”

“大夫人舟车劳顿,伺候她早生歇息。”程羡之语气略带生硬。

露珠有些为难,公孙雪还没抵达京都,京都关于陆家的传言便已传到滨州,是以,她早该想到程羡之撇下她火急火燎先行回京,加之听闻法场行刑时是程尚书领着圣旨救下陆家余孽。

她心底便更能确定,他此番回京,定是为了陆听晚的。

故而刚入府,便唤了管家询问近况,得知程羡之每日公务之外都会到雁声堂。何时起,那从不踏入雁声堂的人,开始日日流连忘返。

公孙雪隐约不安,这才差了露珠过来,以送人参之名,探个虚实。

眼见露珠还未退下,程羡之侧头凛声问:“怎么?还有何事?”

这声音令露珠胆寒,“大夫人请主君您去映月阁一趟。”

程羡之心底虽不愿,却还没到要翻脸的地步。

“告诉她我晚些过去。”

“是。”露珠办好了差事,悬着的心才放下。

只是她隐约觉得,这程羡之与公孙雪间有层即将打破的纱帘,就等着谁哪一日先来捅破。

露珠退下后,程羡之喂完剩下半碗汤药才离开雁声堂,却未直接去映月阁,而是先回了书房,处理公务后直到亥时才起身往映月阁去。

程羡之面色冷淡,到了映月阁寒暄了几句途中的话,公孙雪一一细回,生怕露了哪些没能说全乎。

可程羡之并不在意她途中好不好受,有无受苦,心不在焉点点头。

公孙雪沉默良久,软声问道:“陆家的事……”

背对着她的人唇角挑起一丝冷笑,似乎早就在等着她开口,“你是想问陆家满门抄斩,为何独独陆听晚活了下来。”

烛光打在宽背上,纱帐随风绕在他笔直的身躯,衣摆鼓动,卓然清隽身影转过来,发问道:“是吗?”

俊逸清秀的面容泛起一丝笑意,可公孙雪莫名觉得这笑里裹着冰,背脊发怵,她退了半步,温吞说:“是……是……我想知道你为何要留下陆听晚?”

程羡之走近一步,居高临下审视着她:“我不*喜欢身边的人对我有所猜忌,雪儿。”

公孙雪错愕应了声:“嗯?”

“你是疑心我什么?”他直言问道,可他心里能不清楚吗,这么问了却是想要公孙雪亲口承认,承认她的猜忌,承认她的不平。

公孙雪慌了,她自知程羡之不愿旁人猜疑,“不,不是疑心……”

“那是什么?”程羡之冷漠说,“你我之间,有朝一日也要如此猜忌吗?”

面对他的诘问,公孙雪堵在心口的话没敢再提。

“不,不是的,夫君听雪儿解释,”她急切解释,上前攥紧长袖,“雪儿只是听闻京都传言,你先前回到京都,又临如此大事,陆家满门抄斩,我们与陆家之间又连着陆听晚,雪儿是怕,是怕波及夫君仕途,故而想问清楚些,并非疑心什么……”

那委屈的可怜样,只要程羡之再质问一句,眼里的珍珠便能滴下来。

“陆家之案,涉及颇深,”程羡之状若为难,沉息一声,走到桌前落座,衣袖悄无声息脱离公孙雪手中,“要留下陆听晚并非我一人之意,这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