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21 / 33)

,越级封后,于礼不合!”一位老臣开口。

周高昱对这位老者还算尊重,轻抬了抬眼说:“那就逐级封上来,不过多花些时间……”

老臣喉头一哽,还想说点什么,余光瞥见庄家,心思一转,突然噤声了。

“皇上,贾氏封妃,事关重大!如今大皇子居长,四皇子年幼,若一朝子凭母贵,长幼尊卑又该如何理论呢?”

这棵出头的椽子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朝堂上不涉及贾、庄两家的大臣,其实最关心的就是太子之位。

只是皇帝不开口,大家也就打着哑谜,如今有人牵了头,朝堂上瞬间议论纷纷,紧接着就提到了议储的事。

这次周高昱没有开口,他只是轻飘飘地看了看了贾雨村一眼。

贾雨村浑身一震,他敏锐地感受到了皇上眼神中的警告与提点。

这分明是不让他独善其身的意思。

其实做官做到这份上了,贾雨村打着的算盘是要做纯臣,彻底和贾家撕撸开的。

贾家和宜妃都是他的垫脚石,在大皇子优势明显的前提下,他不想愚蠢站队。

可他没想到宜妃那么有本事,居然能让一向理智的皇帝做出如此举动。

而且皇帝这一眼,分明暗含着警告和催促,贾雨村把心一横,出列高声道:

“杨大人此言差矣,皇上说的是立后,您论的是议储,两件大事怎可混为一谈。况且……”

贾雨村哼笑一声,意味不明地看着杨仕和:“长幼尊卑如何理论,前朝当今都有例子,莫不是杨大人心里认为,如此这般,都是不分尊卑的做法?”

这话诛心,杨仕和登时脸色大变,急忙道:“下官并无此意,请皇上明查。只是……只是……”

皇帝就是先皇四子,要论尊贵,前头还有义忠亲王,杨仕和汗都下来了,嗫嚅着说不出话。

“皇上,后位之事不可不牵涉到太子之位,实乃重中之重!大皇子仁厚博学,四皇子却尚未长成,臣等不得不多加考量!”

出声的这个老臣,是继李博瞻之后,皇帝尤为倚重的人,是真真正正的纯臣。

他为人耿直,开口所说正是众人所想,一瞬间,朝臣的视线都集中到周高昱身上。

直到此时,周高昱才坐直了身子,缓缓道来:

“先义忠亲王之事,牵涉甚广,遗害尤深。可见储位早定并非幸事,朕之四子,皆观日后良莠,以定太子之位。

待时机成熟,朕将亲写储位诏书,秘置于乾清宫正中,已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

皇帝话音一落,诸位大臣都愣住了。

这话的意思,是要秘密立储了?若按公心论,这倒的确是个好主意。

先义忠亲王一事,不知牵连了多少人。这里边又有多少人是无辜获罪的。

那是先皇亲封的太子,开始也是倍加倚重,多番扶持。

可渐渐的,太子势大、先帝老迈,嫌隙渐生,终成不可挽回之势。

这局面和如今何其相似,皇帝正值壮年,大皇子也日益长成。这些看重大皇子的臣子们,未尝没有步先人后尘的担忧。

话说到此处,朝堂上沸然的声音突然平静下去了。这样仿佛是最好的结果了,大家都不用站队,就都不用担心站错队被清算。

周高昱环顾一周,接着说:“后位一事,朕心意已决,礼部着紧去办吧!”

此话一出,朝堂再无其他声音。如今的皇帝已经不

同往日,威严日重。

以往的经验告诉众人。他一般不强势,可若一旦强势地要做某事,就没有人能挡住他的脚步。

事已至此,众人都低下了头,口呼遵旨。

这件惊天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