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八八。
荣宁两府被抄时,成年男丁都被带走了,只女眷得了恩典,被圈在府中。
有甄家和黛玉在外打点帮衬,日子虽难,好在没缺衣少食。
就是贾赦等男丁吃了些苦头,锦衣府来拿人的赵堂官和贾家有些旧怨,巴不得他们倒霉。
虽有北静王在一旁帮着周旋,终究县官不如现管,很多事情插不上手。
贾府这事整整闹了两个来月,等一切尘埃落定时,已经入了秋。
中秋在即,家家户户都要团圆,唯独贾家凄风苦雨,忙着准备送贾赦、贾珍、贾蓉上路……
第110章
贾家出事没多久,贾政就被参了家事不谨。
等荣宁两府的罪名一落实,他头上的官位也没了。
圣旨让他停职查看,回京待命,贾政一路紧赶慢赶,终于赶在贾赦和贾珍父子出发之前回了家。
此时,贾珍父子和贾赦都已经被放回来了。
北静王帮着走动关系,让三人能在出城之前得以回家拜别老母、安置家人。
宁府的房子没了,家下奴才都入了官,贾珍父子无处可去,只能随贾赦一起回了荣府。
当初宁府被抄,下人们都被入官造册。剩下尤氏婆媳两个,哭哭啼啼空着手来投奔荣府的,除贴身衣物外,连头上的簪子都被人拔了。
那样披头散发的可怜样,让荣府众人看见了,又是心酸、又是害怕。
贾母将他们安置在荣禧堂后面的几间空屋子里住着,又将自己年轻时的衣服找了两箱给他们送去。
凤姐见他们没有人服侍,连带着自己婆婆那份,一人身边派了两个丫头、两个婆子。
如此这般,才算勉强把众人安置住了。
贾珍父子和贾赦从牢里回家,见到老太太的那一刻,三人无不心酸落泪。
贾母瘦了一大圈,她是上了年纪的人,贾家出事后,虽捱过了开始两天,后头还是气病了。
因怕别人说嘴,指责贾赦等人气坏老母,更添一层罪名,所以贾母先前一直忍着没说。
琥珀等人看出她不舒服,悄悄问她要不要请太医,贾母都拒绝了,只说自己吃多了积食,不是大事。
如此拖过半旬,这病不但不好,反而连床都起不来。
贾府众人有惧罪的,也有真心心疼老太太的,都急得不行,关键时刻还是凤姐想到了仇昌。
仇昌自黛玉出嫁之后,也跟着辞了出去。听说做了甄家的供奉,只是他不住在甄家,自己在外头另有一处宅子。
找别的大夫,老太太不放心,唯独仇昌,众人还是信任的。
小厮去到甄家说明了原委,黛玉一听贾母病了,哪里还坐的住,连忙派人叫了仇昌,急急地,就要往贾府来。
不想出门时恰好遇到了甄瑛下朝,甄瑛一听是贾府老太太有事,二话没说,就打马陪着黛玉一起往贾府赶。
仇昌是精于世故的人,到了贾府之后,只说老太太有些风寒,连药方子也没写,自己告辞出去,说是亲自抓药。
贾琏等人知道他这是体恤自家,不给人留话柄的做法,都喜得直作揖。
黛玉看老太太病得这样,眼泪止不住扑簌簌地掉。
贾母看她面色红润,脸上虽有忧色,并无苦意。
加上姑爷勤谨,并不因为他们家出了事就避而远之,反倒从贾府解禁之后,一连来了多次,帮着跑进跑出,出钱出力也无一丝怨言。
贾母本对黛玉有愧,此时见她过得好,心中的忧虑也退了大半,身子反倒一天天好起来了。
贾母这一病,黛玉在贾家住了四五日。
甄瑛天天来看望,言语间都让她安心陪伴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