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3 / 28)

她那二喜的名儿还是进宫前爹娘给取的,她家人丁旺,从喜姐儿到八喜一共八个丫头。

进宫前,她老子娘让抓阄定人,她偏抓了个二。想着二前面还有个一,正乐儿呢,她爹说,

‘壹’字儿笔画太多,你爹我不会写,这个‘贰’字就是最大的了。正好,除了你出嫁的大姐,咱们家你年纪最大,这福气就由你来应承了……’

因此她才进了宫,因此这贰字就是她的心病,早想改了。偏之前带她的嬷嬷喊顺了嘴,懒怠与她改名,又叫了这么些年。

这回好容易盼到主子,她还穿了最好的衣裳,欢欢喜喜等着赐名。谁知……刘小主说,名字是父母所赐,不宜擅改。

如今大家都叫她二喜姑姑呢,上次有个小太监喊顺了嘴,还叫成二喜公公……气得二喜回去哭了一遭……”

话才说完,小宫女喜鹊最先忍不住笑出声来,不一会儿,院里的噗嗤声连成了一片。

元春听得瞠目结舌:“她是怎么想的啊……她收了二喜做管事姑姑,就没提前打听过她的事吗”

“这奴婢不太清楚,不过听说,如今刘答应身边的贴身丫头就没改过名,她本是官家小姐,因获罪才被罚入贱籍。

是刘小主救了她,并准她沿用闺名——陈窈娘,这规矩才延续了下来。”玉罄憋着笑说。

“这话也是你那老姐妹打听出来的?”罪官之后毕竟不是什么好名声,何况还舍不得改名,这些宫女们也太厉害了些,连人家的旧事都探听出来了

“她还没有这个本事,这事下头的人都知道,是那陈窈娘自己说的,并没避讳人……”

元春真是开了眼了,刘氏居然能容忍丫鬟背地里多次强调自己出身不凡,这行事风格可真是天外来人,情有可原中透露着一丝离谱,的确有趣……

送走了褚香薇,元春充实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第二日上午,传言中的刘答应就扣响了毓秀宫的大门——

不仅送来了一盒点心!!还问起了林家的那位表妹,甚至亲切直呼其为——“黛玉”!——

作者有话说:奔波了一路,困得眼睛睁不开,如有bug。明天清醒了再说,谢谢大家——

第55章

黛玉!元春因为刘书晚过于熟稔的称呼而微微有些错愕。

女孩家的名字是轻易不对人言的,一般出门走亲戚、开茶会都是介绍姓氏加行次,比如林大姑娘,甄三姑娘。

只有及笄之后说定了亲事,夫家才会正儿八经地来问名。在那之前,若不是血亲长辈,便只有密友会直呼其名了。

刘氏的年纪与黛玉相差甚大,应该称不上闺中密友。难道刘家还与林家有些交情不成,据元春所知,刘家祖籍确实在姑苏一代。

元春心中有些疑惑,又见刘氏还在等待自己回答,于是微微扬了扬唇,不答反问:

“贵府与林家有旧”

刘书晚愣了一下,回道:“并未有幸识得,只是林大人官声才名都极好,家父一向钦慕。之前闻得林大人驾鹤西去,还叹天妒英才,感伤不已。

后又听说林大人身后只留下一独女,托庇在外祖母膝下,很是关心,所以妾身见了娘娘才有此一问。”

“多谢费心想着,祖母待那丫头一向如珠似宝,家中姊妹均不能及。只是女孩儿家的闺名不便随意出口,还请答应慎言!”

刘书晚听得这一句,脸瞬间涨红,咬着嘴唇透出几分羞恼之意。元春只作不觉,低头用茶盖儿缓缓擀着茶沫。

“是我唐突了,原是关心则乱,娘娘莫怪,尝尝嫔妾做的点心吧,这是新鲜花样,宫里面还没有过……”

元春低头瞧时,食盒里头果然是新鲜花样,难为她怎么想出来的,圆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