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薛蟠伏法了,薛家和贾家才能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虽然,大概率,在贾府不愿出手的前提下,王子腾还是会保住妹妹的独子……
不过这就不是元春此时该考虑的了,她此时还要交代家里最后一件事:
“抱琴这丫头陪了我一场,如今要回去了,她想散荡两年,不急着嫁人。我想着,不若让她去跟着迎妹妹,不知老太太意下如何
一则,她本就是老太太给我的人,如今回去,论理自然还到老太太处。但只怕她多嘴惯了,吵了老太太清净。
二来,她还未进宫时,就和迎妹妹处的不错,若她有造化得了妹妹的眼,日后随着一起出了阁,这终身就有靠了,咱们岂不省心”
元春进宫时,迎春还不大。元春对这个唯一的妹妹尚算喜欢,抱琴自然日日逗着她玩,勉强算是处的不错吧!
提出要跟着迎春,是抱琴自己选择,作为家生子,她的确可以选择一家子放良,去外头做良民,堂堂正正过活。
可这种日子不是谁都能过的,抱琴有信息能自己立起来,可她拖不住一大家子。而且她的父母也绝不会愿意出去。
那么剩下的路中,要么配了管事,以后继续在贾府当差;要么随着姑娘嫁出去,或做陪嫁,或做内管事。抱琴选了第二条……
在宫里时,她常常想着家里人;出去之后,她却想多考虑考虑自己!
抱琴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家人都是些没有大能为的。一辈子可能就这么点出息了。
以后的日子,只要她还呆在贾家,恐怕不管嫁给谁,那一大家子人她都都脱不开手。
甚至,她嫁的人越优秀,她的爹妈、弟妹,甚至是以后弟弟的一大家子,越发会成为她身上的累赘。
而主子的情分,是禁不起消耗的……抱琴不想为我家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消耗了她这些年的辛苦。
所以她选择跟着姑娘,等姑娘以后嫁了人,回家也是姑奶奶,便是掌家的凤姐也要给几分薄面。
又有助益,又不容易被拖累,是最实在的出路。
她也想过放出去嫁个良民,但要想找个不介意她身份的良民,又不贪图她钱财,认真尊重她,互相扶持着好好过日子的男人,实在是太难了!
况且,抱琴自己也是享尽了荣华的人,这辈子从没认真洗过一次衣裳,制过一次饭食,真嫁到外面洗手作羹汤,她觉得自己吃不了那个苦。
贾府的姑娘里面,论年纪,二姑娘最合适。论性子,也是她最绵软。跟在她身边,只要不犯大错,大面上都差不了。
贾母闻言点了点头,她不甚在意抱琴的去处,只要她规矩的别给元春添麻烦,贾母乐得做好人。
抱琴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前头皇帝也恰好差人来传旨,说是让要留贾母等人的饭。
这是在给元春做脸呢,一时,得了体面的贾母王夫人纷纷笑逐颜开。
后半晌,元春的精力有些不济,王夫人和凤姐见状,都捡着省亲别墅里有意思的景致说给元春逗乐。众人都默契地没提正事。
只是临走时,元春突然问王氏,可知道王家要送哪位姑娘进宫备选。
王氏这一次拍着胸脯说,王家没有嫡亲的姑娘了,不会参与大选,让元春放心。
这话说得铿锵,元春却笑着摇了摇头,显然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不过她也没再多说,还让玉罄、柱子亲自送着贾母、王
夫人、凤姐、抱琴几人出了宫门……
一路上偷看的人很多,玉罄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回来告诉元春知道。
元春皱了皱眉头,疑惑地出声;“穗儿”
……
且说元春这里送走了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