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第一次被这么嫌弃。感觉竟如此奇妙。
“昨天那个实验,想看后续吗?”顾熠阑问少年道。
听到男人这么说,苏泽岁点头如捣蒜。
对于“一观测就会改变结果”这个奇怪的实验现象,他想了一晚上,才勉强想出了一个猜测。
他问无所不知的顾熠阑道:“是不是、探测器影响了光子?”
探测器确认光子运动路径是通过“粒子碰撞”来实现的,既然是碰撞,难保不会对光子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实验最终结果。
所以,不是“观测”这种又抽象又主观的因素改变了结果,而其实是“粒子碰撞”改变了结果。
这个解释,至少看上去,让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玄乎了。
月亮也不会因为没人观测而突然消失了。
作为物理系的博士生,巩创对那些研究领域内的前辈的实验也烂熟于心,听到少年这么说,瞬间反应过来了他说的哪个实验,忍不住感叹道:“小朋友挺聪明。”
“走吧。”顾熠阑帮苏泽岁解开手上的手铐,顺便看了眼一旁的巩创:“来摆实验器材。”
电灯泡兼免费劳动力但还是戴罪之身的巩创轻“啧”了声,不情不愿地跟上了俩小情侣的步伐。
顾熠阑在A大权力很大,可以不通过导师直接用实验室。大大省去了做小实验的步骤。
物理实验室A1055中,听到实验的名称,巩创从柜子中搬出了几个仪器。
这次的实验仅仅比先前在家里的实验多了个“擦除器”。
检测器可以用来获取光子的路径信息,擦除器可以抹去已经获得到的路径信息。
第一次实验,让光子自己挨个通过双缝,不观测。得到的是明暗相间的斑马纹。
第二次实验,让光子通过双缝,观测,且不把观测结果擦除。得到的是两条亮条纹。
有人说是人类观测导致的结果变化,但苏泽岁觉得是观测器的粒子与光子碰撞导致的。
第三次实验,让光子通过双缝,观测,但再在后面把观测结果擦除。相当于用粒子碰撞了两次光子,但最后却不知道光子路径信息。
苏泽岁屏住呼吸,紧张地等待着实验结果。
巩创早已知道实验结果,在一旁小声跟顾熠阑打岔道:“虽然我们就是做的这方面的研究,但有时候我也想不通为什么会出现量子纠缠这种东西。世界的bug吗?”
顾熠阑淡淡瞥了他一眼,冷漠地敷衍道:“上帝做什么,不需要向你解释原因。”
巩创:……
怪他多嘴。
此时,苏泽岁也终于得到实验结果了
跟他预想的截然相反,结果居然又恢复成了明暗相间的斑马纹!在观测器、擦除器的两个粒子都碰撞了光子的情况下,结果居然跟没有粒子碰撞光子时一样!
也就是说,他先前的推测是错的,粒子碰撞压根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毕竟粒子的碰撞方向和速度都是非常随机的,千变万化。两次碰撞不可能恰恰好相互抵消。
“哥哥。”苏泽岁彻底懵了,回头看向顾熠阑。
顾熠阑丢下巩创,走上前来,道:“就是你想的那样。实验结果之所以变化,就仅仅是因为‘你’在观测。跟任何微观的因素都没关系。”
“为、为什么?”苏泽岁不理解,抬起头看向窗外,“为什么月亮一直在?”
微观粒子会仅仅因为他一个人的观测,就做出不同的运动;那宏观的月亮为什么不会因为这么多人的观测而变化?
微观和宏观的界限在哪里?
世界所有的物体都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当粒子超过了多少颗,就是宏观?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