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2)

是李子尧想要实现“自我”所必须要经历的“劫难”,完全没有一点自我意识。

在包括片中李子尧的母亲也是,她们的一生都在围绕男人转,围绕感情转。柳浅陌及其不喜欢廖怀仁导演这样诠释女性。

在廖导演的解释之中,李子尧“燃烧”了最灿烂的青春,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芸芸大众,甚至有着一层悲剧的底色。

柳浅陌却觉得很扯淡,李子尧燃烧的明明是夏芷柔和许沫沫这两个女孩子啊。

他用一个男孩子的不成熟,害了一个女孩子的性命和另一个女孩子的一生,这难道值得歌颂吗?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

现实当中如果有这样的情节,不是应当进入法制频道,让大家引以为戒吗?还要在这怀念什么?有什么好怀念的?

电影女主角夏芷柔的人设也不好,稍微演得不好一点就是一个“绿茶婊”,演得好了就会像现在这样变成一朵盛世白莲花也不是什么让人喜欢的角色,反正柳浅陌不喜欢。

许沫沫这个不良少女的角色,说好听点儿叫做敢爱敢恨,有为了爱情豁出去的勇气,但是她最后进了法制频道,让人惋惜。

柳浅陌却也对她喜欢不起来,只是怒其不争干嘛非要纠缠一个不喜欢你的男人,最后还杀了一个和你没啥关系的女人?毁了自己一辈子?

面对这种渣男果断分手不好吗?下一个男人更香好吗?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好吗?

现代女性就没有其他的一丁点追求了吗?

还有李子尧的爸爸,纯纯渣男,找了小三出轨生子,难道最后还可以用“真爱”来洗白吗?

李子尧的母亲也是一点儿都立不起来,现实生活之中都是“为母则强”,多少女人离婚之后过得很好,为什么廖怀仁要给她一个这样软弱拖累李子尧的形象呢?

难道就为了最后对比一下让大家觉得对,李子尧的母亲这样的女人太不好了,他父亲离开她是对的?

可是你们这些男人也要想一想,李子尧的母亲本来也是一个贤妻良母,把家庭照顾得很好,让李子尧生活得很幸福,是什么让她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柳浅陌非常的生气,这部“燃烧”的电影完全是男性观点的输出,感动了廖怀仁这个导演他自己,或者也会感动今年的加内电影节的一众评委夺得大奖,因为他们都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