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周远航伸手将门撑住,透过门缝往屋里扫了一眼,有些不甘心地说:“我也发现线索了!你不是让我帮你吗?!"

龙飞心里一惊,有些意外,用审视的目光看了看周远航,没有吱声。

周远航继续低声说道:“明天晚上9点,我在南门对面那个楼盘的围墙边等你……不是围墙,就是那排蓝色的施工隔离带那边。”

“为什么去那里?”

“线索啊!去不去?”

龙飞皱着眉头顿了顿,然后“嗯″了一声,旋即便把门关上了。

第14章 大海捞针

除了被害人,凶手没有在抛尸现场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这给警方的侦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第二天,特马头小区外围建筑垃圾堆放点的取证工作仍在继续,仍是一无所获。

更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堆放点附近的那条新开发在建公路虽只有半幅具备通车能力,但可提取的车辆痕迹显示,来往车辆不在少数。

在建公路往东两公里的那个城乡结合部人员结构复杂,而往西通往城区方向的牵涉面就更广了。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警方只能从排查可疑车辆和城乡结合部有案底的那部分人员入手,工作强度极大且进度缓慢。

李婉清农村老家……

李婉清老师、同学……

李勇、王玉茹夫妻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

吴娟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

近期在特马头小区从事装修、材料供应等等各类人员的情况……

各组警员分头忙碌,率先有所收获的是负责走访李婉清同学的那一组。

在李婉清的同学中,陈丹是和她关系比较好的一位女同学。

据陈丹称,两个月前,即上学期末的某天,放学时她与李婉清同行,路上曾遇见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上前搭讪,但李婉清不理他。

“你还记得那男个的长什么样吗?”警察问道。

“差不多吧,大概……你多高?”

“我177cm。”

“那他大概有175cm,穿的运动休闲装,比较壮的样子。”

“描述一下他的长相。”

“长得还可以,脸型……不胖不瘦吧,眼睛比较大,眼窝有点凹……其他……记不清楚了……对了!发型是动感飞机头!这个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堂哥留的就是那种发型。”

“动感飞机头?”

见警察不太明白,陈丹又比划着进一步描述道:“就是耳朵两边推得短短的,头顶部分留得比较长,类似于栗子头,但栗子头的头顶是平的、没有烫过的,动感飞机是烫过的,然后是这样翘出来的。”

陈丹一边比划一边描述,警察跟随她的节奏在脑海里不停搜索着符合这一特征的人。

“当时李婉清跟你提过那个男的是谁吗?”

“没有,我问她了,她说不认识,然后又说是新邻居。”

“新邻居?”

“对,李婉清是这么说的。”

“你还记得那个邻居当时跟李婉清说什么了吗?”

“也没说什么,当时他骑了一辆电单车,就停在我们面前,嗯……他问李婉清要不要搭顺风车一起回去,李婉清不理他,还拉着我往旁边躲。”

询问完陈丹,警察马不停蹄的赶回刑警队,调阅了特码头小区业主的资料。

他们很快发现,在李婉清的邻居中,符合陈丹描述的人只有周远航。

刑警队立即召开了一个碰头会

“事不宜迟,建议马上传唤周远航!”

“理由不充分……″

“之前查监控,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