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6 / 29)

小小的珍珠挤成了堆。

小王忙伸出双手,丁庆生一个个取出放进他手里。众人数了下,足有十五个,大的有拇指大,最小的也有小指肚大小。

“继续!”小王兴奋道,其他人亦是双目放光,大刘的脸有救了。

丁庆生唇角上扬,又飞速取了一个撬开,这个里面的珍珠比方才那个还多,3大9中6小。

四个珍珠贝,一共收获了53粒粉色珍珠,拇指大的9粒,中等的23粒,小的21粒。

丁庆生收好贝肉,看向小王手中的大个珍珠,“王队,大的做药,可惜了。”

“先用小的,小的不够用中号,大号最后再看。”小王分好大小,将三种珍珠分别放进三个贝壳里,端着到水边洗了洗,用帕子包好揣进兜里,“好了,继续干活。”

“好咧。”

谢瑶看他们都忙去了,旁边的两个螺也没说要,遂抽出破网兜上完好的水草,又编了个小号的将两个螺连同一叠钱票装进去,甩到背上背着往营区爬去。

半道上遇到赶来的后勤人员,往旁边让了让,随之继续往上。

与之同时,沈瓒带着珠子随李东海乘船出岛,去了市里的研究院。

“李军长,沈队,”研究院的朱院长拿着报告,匆匆从实验室里出来,“请随我来。”

李东海和沈瓒互视一眼,随朱院长进了办公室。

“坐!”朱院长将报告递给李东海,给两人倒茶,“珠子内蕴含着蓬勃的生机,这生机有什么用还待研究。”

“李军长,我院想出钱买下珠子,你看?”

报告上全是专业术语,李东海有看没有懂,他也不费那脑子,转手递给了沈瓒,问朱院长:“不是夜明珠?”

朱院长初初一见,也以为是夜明珠,可测了下材质,发现跟传说出的夜明珠完全不一样:“我们更顷向于,什么动物的内丹。”

“内丹!”李东海“扑哧”一乐,“你怪志杂谈看多了吧?”

朱院长瞪了他一眼,两茶杯分放在他和沈瓒面前,“一听你这话,就是个不读书的,‘内丹’一词,源于道家的核心修炼方法内丹术,此术可追溯至远古伏羲时代。”

“而现在我们称作为医学奇书的《黄帝内经》,因深受道家哲理和养生观念的影响,收录了道家初期的内丹术要素。”

“当然,我说这珠子是内丹,并不是指动物修炼有成能量转化成珠。我们猜测呀,多半是海底的某种生物在进食时,吞下了什么玉石,消化不了,便留于胃部数年,经过胃酸的腐蚀、摩擦、温养形成的产物。”

沈瓒放下报告,看向朱院长:“想要知道它的用处,你们需要多久?”

“这个……可不好说?”

这话,李东海一听就急了,他可没时间和精力跟他耗下去,如此,倒不如一刀切,“那你们准备出多少钱买下?”

“一千。”

李东海瞪大了眼,不敢置信地伸出一指坚在朱院长面前:“一千!”

朱院长宭着脸,点了点头:“你也知道,现在正是困难时期……”

“珠子拿来。”李东海摊开手,“老子拿回去放在办公室当台灯,也比卖给你强。”

“李军长!”朱院长微恼,“你思想太狭义了,真要研究出什么,那就造福全人类的事……”

“得得,你别跟我讲什么大道理,我就是个大老粗,手下那么多张嘴等着这珠子吃饭呢,我可做不到无私。”李东海从他桌上抽了张白纸,取出上衣口袋里的钢笔,咬下笔帽,写下自己要换的东西:玉米面九千斤,大米三千斤,不低于两百五十斤的大肥猪二十头。沈瓒扫了一眼,接过又加了一条:珠子研验出来的成果若是对人体有益,我军有优先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