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6 / 26)

、惯性,这些都是后世新造的词吗?

前两个比较好解读,物理就是事物的道理,涵盖的范围很广,很明显是一门大学问;速在古代是“快”的意思,度有“标准”之意,这个词之前天幕发布任务时用过,当时说的是“以最快的速度”,联系一下上下文,诸朝人倒也能模模糊糊地将其含义领会出来;但惯性?“惯”的本质?“惯”的本性?

“惯性”这个词语,是一个舶来词。

其实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惯性的存在了,春秋末年的《考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马拉车时,马突然停下,车还能再前进一段距离。

这就是古人对于惯性最初的认知。

之后很多人在实践当中也运用了惯性的原理,例如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等等。

“习贯”和“惯习”两个词,其实也是很早就出现了。

前者在汉朝的文献之中就已经出现,意为“习于旧贯”,后者最早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之中,是“经常练习”的意思。

第57章 化学炼丹,武曌所求 你的意思是,鸡蛋……

诸朝人根据“惯”这个字, 倒是隐约猜到了“惯性”的意思。

这样就更加不解了:为什么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呢?

就拿刚刚提到的“马车”举例:马跑得越快,突然停下后,车往前移动的距离就越长啊。

这不就是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吗?

为什么明女郎认为这句话是错的, 而天幕也认可了她的答案呢?

诸朝人的这个疑问,牛顿和初中物理老师都能解答,但隔着时空,他们实在是鞭长莫及。

三天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化学”?是“变化之学”的意思吗?

明女郎脱口而出的“碳酸钙”一词更是让他们不知所云了, 且不说最后一个字诸朝人根本不认识,这前两个字拼在一起也很是古怪啊。

秦朝, 刚刚为始皇帝献上□□雏形的炼丹师们聚在一起,一边在心中为这几天死于爆炸的同伴们哀悼,一边庆幸自己借此物暂时保住了身家性命。

死亡的威胁远去, 他们也有心情仔细观看天幕, 其中一位炼丹师在脑海中揣摩着“化学”和“钙”这一词一字,突然拍案而起:“我明白了!”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 他忍不住更加激动起来:“你们看,碳、酸、钙这三个字, 像不像是三种炼丹之材?”

尤其是“钙”这个字,听起来特别像是炼丹师专门为某种金属创造出来的新字。

其中一位听者瞪大了眼睛, 显然已经接上了他的脑回路:“你的意思是, 鸡蛋壳其实可以被‘化’成碳、酸、钙这三物?”

其余几位炼丹师皆哗然,不要忘了, 这群人能活到现在,是因为他们真心相信,自己给嬴政炼的丹就是长生不老之药:

“怪不得我们先前炼不出真正的仙丹, 连鸡蛋壳都能被‘化’成三物,那之前的炼丹之材更并非我们所想的纯净之物了!”

正如同嘉靖帝深信童男之尿、宫女之经血能延年益寿一样,这群炼丹师也坚信自己炼丹用的那些水银、丹砂都是纯净珍贵之物。

最开始说话的那位炼丹师一脸恍然:“后世人寿命那么长,还有那么多奇物,原来是因为他们懂得‘化学’啊。”

虽然创造出了“□□”这样远超时代的产物,但如果能选,他们还是更想去炼丹,于是半推半就之下,这群炼丹师们凑了些金银,往蒙上卿府上送了几人的名谒和贽礼。

蒙毅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拒绝。

他和这些炼丹师们根本没什么交情,从前天幕尚未出现之时,他就已经对这些“仙师”深恶痛绝,炼丹师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