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拉去彩排,每个人都被安排了任务,绝对不会厚此薄彼。
明月站左边负责跑上跑下送话筒,另外两位伴娘负责在敬茶环节端着两个托盘,剩下的那位伴娘会作为“媒人”上台讲话。
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媒人,事实上,这位伴娘是新娘的大学本科室友,当初就是她拉着陈星加入了学院的辩论队,不久后陈星就和对手学院辩论队里的学弟,也就是明月现在的姐夫看对眼了。
这“媒人”的头衔,还真非她莫属。
第55章 三姑六婆,婚纱裙撑 系统题库将进行扩……
马皇后恍然:她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件事了。
或许, 可以借此机会将“三姑六婆”整合一下。
媒婆便是六婆之一。
其实在古代,媒人最开始是义务性质的职业,并不能向新郎新娘索取报酬, 只能完婚后获得些许谢礼。
到了唐代, 神话传说中出现了月老这位司掌婚姻之神,媒人也因此有了一个别称——月老。
元代王实甫将《莺莺传》改编成了《西厢记》,这一元杂剧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追捧, 剧情中一直撮合男女主角的丫鬟“红娘”, 也成为媒人的另一个称呼。
一直到明清时期,“媒婆”这个词才出现在史料之中, 但被记载下来的,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值得称颂的事迹:
因为有一些媒婆不遵守职业道德,在收取了某一方的钱财后, 就对其优点夸大其词, 对其缺点避而不谈,加上并不存在有力的监管机制, 媒婆的风评便在这些害群之马的谎言之中每况愈下。
和媒婆一样,其余三姑五婆也因为相似的原因不再受人尊敬, “三姑六婆”一词已经带上了贬义。
若是将三姑六婆收归官府呢?
马皇后越想越觉得可行。
她是皇后,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教导这些“走上歪路”的女人是她的责任。
想要改变女子的地位, 被批判的三姑六婆是最合适的先行者。
她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女人,脸皮比小姑娘厚实, 坏名声又降低了男人的警惕心,最重要的是,她们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抓住每一次向上爬的机会。
一开始不能那么激进, 就先将媒婆、妆娘、梳头娘子之类的收归官府,套一个后世“婚庆公司”的壳子,有天幕在,各方的阻力都会小上许多。
药婆、稳婆之类的,若是能见到后世的女医生就更好办了。
但她也不能昧着良心期待明女郎生病。
马皇后深吸一口气。
这件事情急不得,必须要徐徐图之。
其实马皇后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大部分三姑六婆手中都掌握着生产资料,从她们入手当然会更简单一些。
但想要实现“男女平等”,甚至是实现马皇后根本想象不到的“人人平等”,还需要等待这个位面的工业革命,毕竟,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那么,天幕会怎么推动诸朝人去重视科技呢?
明月她们只彩排了一遍就已经把流程都记住了,毕竟都是成年人,不至于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唯一可能出问题的,就是坐在遥控车里的小狗点点了。
音乐已经响起,司仪站在台上开始热场子:“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距离婚礼仪式开始还有十分钟,让我们耐心等待新郎新娘的入场”
明月看了一眼手机,十分钟后也并不是整点,估计是专门算的吉时吧。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司仪的声音再次响起,情绪依旧饱满,语速却有些急促:“现场的各位来宾,仪式还剩下最后十分钟,就要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