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虽然他暂时还没有得到刘小猪的青睐,但凭借着一曲《凤求凰》,他俨然已经收获了卓文君的芳心。”明月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些细节,“不过司马相如此时也并非一事无成,他在蜀地确实声名远扬,当时的县令就认为他一定会有所作为,始终对他以礼相待。”
“其实是一段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以琴结缘,两人冲破了门第的桎梏,打破了父权的枷锁,奔向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明月感慨道,“虽然司马相如有贪图富贵的心思,但卓文君如此聪慧,会看不出来什么宴会什么弹琴都是他做的局吗?归根结底还是他的琴音打动了她。”
“后来夫妻二人穷困潦倒,也是卓文君下定决断回到家乡当垆卖酒,从爱面子的亲爹那里获得了资助。当然了,这里就有点坑爹了,有人就把卓文君和王宝钏类比。”明月摇了摇头,“但其实二者是不一样的,首先纠正一下大家的想法,不说薛平贵对王宝钏确实有救命之恩,王宝钏也并非完完全全的恋爱脑,她是梦见了薛平贵能当皇帝,才不惜和老爹决裂也要嫁给他。”
“而卓文君呢,因为这个时候还比较鼓励寡妇再嫁,她也不太可能在娘家待一辈子,卓家已经很有钱了,她就算再嫁去别的有钱人家,也并不能带给她更多的价值,倒不如选择有才华又和她心意相通的司马相如。”所以还是现代好啊,想不结婚就不结婚,明月就打算在爸爸妈妈身边待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司马相如虽然真的很穷,但他真的不是乞丐。”
明月一直很想吐槽,薛平贵一身武艺,哪怕是去大街上玩杂耍,也算是有个营生。
反正明月是看不惯不劳而获的人,小时候出去玩,只有遇到那种拉二胡的或者身体严重残疾的,她才会愿意把自己的零花钱投到对方的小碗里,哪怕二胡拉得非常难听,她也认了,总比不劳而获的人强。
“不管他们最后如何,最开始两个文艺青年在一起,肯定是有真爱的,只不过爱情这个东西是有时限的而已。”明月虽然没有谈过恋爱,但网上那种从校园到婚纱再到一地鸡毛的还少吗?
“要类比,不如把吕雉的爹和卓文君的爹类比一下,他们俩的女婿都是最开始不行、后面飞黄腾达,富贵之后就想抛弃掉他们的女儿换更年轻的,最终也都是因为女儿过人的才能而没能成功换掉。”明月越说越觉得这两老头很像,激动得眉飞色舞起来,“区别就是前者是他挑的女婿,后者是卓文君自己挑的丈夫而已,吕公这么坑女儿都能被夸有眼光,那咱们卓文君也应该被夸有眼光。”
“不过卓文君的爹也得到了好处,毕竟女婿成了天子身边的郎官,诗作传唱于天下,这是多么大的荣幸啊。还有一件事非常有意思,司马相如被刘小猪看重之后,有一次出公差路过了岳父住的地方。”虽然这地方不是司马相如的家乡,但也跟衣锦还乡差不多了,“感觉是典型的爽文桥段啊,不知道司马相如听到曾经看不起自己的岳父感叹和他结亲结晚了是什么感觉?真是让这小子爽到了。”
“据说司马相如离开时,卓家又赠送了他一大堆财物。不知道这件事是在卓文君写《白头吟》和《怨郎诗》之前还是之后,卓文君的父亲此时是真的在后悔结亲结晚了,还是后悔当初对女儿妥协。”明月只能尽量往好处想,相信这位父亲是真心疼爱女儿的,“若是卓文君再嫁普通人,想必以卓家的豪富,定能拿捏女婿一辈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女婿要纳妾,他却根本无能为力。”
明月想到了王昌龄的那句“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妇人的情境虽与卓文君大不相同,但悔怨的心境却格外相似:“大概天底下的男人都一个样,即便是写出《凤求凰》这样热烈直白诉情诗的司马相如,在受到刘彻的信重、功名在身之后,也忘记了两人之间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