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4 / 32)

在内室,亦安重又拿起账簿,准备将剩下的内容看完。

亦安很自然地握住安王的手,一边和安王闲话,一边翻看账簿。一心二用到这份儿上,也算是本事了。

又过了小半刻钟,亦安方与安王就寝。

次日卯时初,亦安便和安王起身,穿戴一新,往白府去。

亦安并未着礼服,而是穿一身墨绿常服。按说亦安这样的年纪,穿墨绿显得有些老气。不过尚服局的人手艺很好,墨绿的缎子添上缠枝莲花,再饰以翡翠,便只见华贵了。

虽则亦安已说不行国礼,但府里上下还是在正堂外迎接,只没到大门去。

第142章 回门

和亦安与安王一身常服相比, 老太太和陆氏等人就穿戴得格外正式,俱是诰命礼服。

老太太这般年纪,头上首饰依旧不见少。

陆氏望见亦安和安王是相携着走进来的, 心下便莫名一松。又见安王一直望着亦安笑, 陆氏更是放心。至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是吗?

今儿白家人到得格外齐全, 就连已经出嫁的亦真等人, 也都回来了。

明面上是为亦安回门,实则还有一层关系, 到底是宗室女眷,与旁人更有所不同。

亦真是借着亦安回门, 她自家也想回来看看。便和周璋提了一提,夫妻二人一同回来的。

亦婵则是彭氏去信,让她回来时也把女婿捎上。虽说是隔房的姊妹, 但都是一个姓出来的姑娘。让顾铭琅回来,也有招待安王这位连襟的用意在。

和彭氏一样想法的还有魏宜人。眼下魏莫钤在尚宝司任职, 有些问题还是要请教白成理这位“老前辈”的。再搭上安王妃这一层关系, 就更不能撒开手,因此魏怀成和亦婉也是一道来的。

不过魏宜人叮嘱儿子尽量结交安王,而彭氏则没有这样对女婿说。只是若亦婵回来, 而只留顾铭琅一人在家,到底有些不好。

出了尚信姨娘那事之后,彭氏便很有些疑神疑鬼。往日在家时, 也绝不让丈夫独处。她自家这样,更不会让女儿重蹈覆辙。借着安王的由头, 干脆把女婿也叫到家里来。

而亦宁则是一个人回来的,令国公是勋贵, 向来只在圣人面前任事。如今东宫既定,正是向圣人表忠心的时候。又因为亦宁和亦安的关系,所以只她一人回来,也足以表明令国公府对安王妃的重视。

旁的人或许有通过亦安结交安王的心思,但亦宁不会,令国公府也不需要安王添砖加瓦。不如这样说,和别的宗室亲王走得太近,是会招忌讳的。只当寻常亲戚走礼便可,至于旁的?还是要慎重些才是。

白家众人将亦安与安王迎进府内,在明德堂说话。

白阁老在书房接待安王,白成文、白成理兄弟,和白家的几个孙女婿作陪。亦安则在老夫人身边,又有陆氏、彭氏,还有亦安的姊妹们作陪。还有一人,白家姑母今日也回来了。

以前亦真、亦宁回门,白姑母都是回来的,亦安回门自然也不例外。

亦安虽然打扮得简单,但却是用了心的。

在说话时,陆氏便瞧亦安头上那枚束发的簪子格外眼熟。

亦安转过头和姊妹们说话,正好露出簪子背面的几个字来。

陆氏目力尚佳,便看到发髻外露出的高山流水四字。

恍然间,陆氏回想起来,这枚簪子还是昔年,自己给亦安的呢。

高山流水自依然……

陆氏望着亦安面上恬淡的笑颜,也不知道安姐儿现在,算不算是依然呢?

说起这根簪子,还是亦安晨起梳妆时,安王亲自为亦安戴上的。不过闺房中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旁的彭氏和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