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22 / 32)

少人要在背地里抱怨。

谁知道过了没几日,林医正正在家中休养,便被急召入宫。起初林太医还以为是圣人有什么不好,细问之下才知道是延熹郡王妃晕厥。

林太医本来就为圣人的身体担忧,虽然出事的不是圣人,但听到是延熹郡王妃晕厥,同样让林太医吃了一惊。他骤然想起前几日曾为郡王妃请过脉,当时便有怀孕的迹象。只是脉相十分浅薄,即便医术高深如林太医,也不能断定郡王妃这就是怀有身孕。

若天家子嗣有了万一,这后果同样严重。

等林太医到了东宫,宋尚食早就等在殿外。

宋尚食只来得及对林太医说一句话,“郡王妃似有身孕。”十拿九稳的话宋尚食同样不会说。

林太医心内苦涩,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及至殿内,经过宋尚食紧急施救,郡王妃已经清醒过来,只是面色极为苍白,看着比太子妃还要弱上两分。

一旁的延熹郡王也是急得团团转,太子去了陆太傅家中,眼下估计刚得到消息,正在往宫里赶。

林太医刚搭上延熹郡王妃的脉,心内便松了一口气,问题不大。

继而林太医又细细诊了一回,方才确定,郡王妃确有一月出头的身孕无疑。

随后林太医先是对一旁的延熹郡王报喜,复又十分严肃道,“郡王妃日夜操劳,胎相已有不稳之相,日后必须静养。”延熹郡王连连点头,他知道妻子近日来着实操劳不少。为着宫里的事,延熹郡王妃干脆直接住在了东宫,连不满三岁的女儿都交给了王府女史去带。

等到太子急忙赶回时,林太医已经开好了药房,东宫里弥漫着一股清淡的药味儿。太子已经习惯了满是药味儿的东宫,太子妃一直在用补药,煎药的炉子就没熄过火。

待问明了儿媳的情况,太子先松了一口气,复又露出喜意来。

无它,儿子膝下至今无子,他也没有正经的孙子。如今儿媳好不容易怀上第二胎,要是男胎,那圣人就有了曾孙,他也有了孙子。

太子给林太医和宋尚食各一个厚厚的红封,叮嘱两人一定要照看好郡王妃这一胎。

林太医和宋尚食自然应下不提。

但延熹郡王妃这下是歇下了,可宫里的事儿还得有人办。楚贵妃年迈,太子妃也要静养,太子日夜前往陆府,总不能教延熹郡王自己来吧?关键他也不会啊!

还是静养中的延熹郡王妃想到一个人,郡王妃对太子妃道,“不若请安王妃进宫帮衬一二,也好度过难关。”宗人府的事已经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交给张府丞看着就行。

次日,亦安就被请进宫中,替太子妃襄理宫务。

第148章 生产

延熹郡王妃向太子妃推荐亦安的原因很简单:有经验, 能替婆婆分担。又年轻,经得起操劳。若是请定王妃和端王妃入宫,指不定是谁照顾谁呢?

宫中袁宫正去年归乡, 穆尚宫又病了, 眼看着不能提替太子妃分担,也只有亦安了。

亦安一连忙了数日, 连王府都没回去, 这才堪堪将宫内事务理顺。否则,宫里今年能不能过好这个年, 那都是两说了。

顺便,圣人还让亦安整理了下积压的奏疏, 都是太子拿不定主意,送到太极宫请圣人定夺的。

亦安注意到了其中一部分奏疏,心内数变, 到底没有显露在脸上。

一部分朝臣请圣人召回秦阁老,重任首辅。

秦阁老守孝之前便是首辅, 硬说的话, 白阁老只是暂代。如今秦阁老虽然还有一年的孝期,但朝臣请圣人特旨将秦阁老召回,委以重任。

以往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 官员守孝未满便被启用。只是这种情况大多是朝廷情况危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