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增补阁员。阁老一多,六部权力就弱。
而没等大臣提起,圣人便先提起。
百官并没有等到让他们推举阁臣的明令,而是一封早就拟好的诏书。
白阁老升任次辅,礼部尚书宋元升入阁。礼部由白成文以侍郎暂管。
细看这道圣旨不难发现,这还是出自亦安的手笔。再一看落款,一月之前就已经写好了。
至于亦安为什么没有向祖父和亲爹透露只言片语?一是因为被弹劾怕了,二是因为这是圣人恩典,但还未降旨。若亦安嘴快说了出去,惹得圣人心生反感,倒是给自家招祸。
亦安索性只当自己不知道,圣人压着旨意一日不发,亦安就当没有这一回事。
君心难测,亦安谨慎惯了,还是别触这个霉头为好。
第085章 分工
有些人距离权力核心太近, 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也能去掌握权力。亦安从不这样想,她确实是御前女官不假。可亦安从来不敢打包票, 说自己一定能揣摩明白圣人的想法。
很多时候亦安只是照圣人的命令拟旨, 而不去细究这背后有何深意。有时候想得越多的人,反而死得越快。尤其是在御前行走, 只看焦掌印就知道, 几十年如一日,圣人的心思除了想让臣下知道的除外, 一丝一毫都没有多余的。
接到圣旨当日,亦安便换好官服, 去明德堂向老夫人顾氏辞行。这件事瞒不住,宫里内监来过一趟,消息早就传遍内院。除了几个姨娘处消息不大灵通外, 三夫人彭氏一早就到明德堂等着了。
彭氏倒也不是怕托付给亦安的事办不成,而是一个姑娘家去操办丧礼, 这件事怎么看怎么诡异。
顾老夫人很冷静, 面上神色未变,端着茶盏的手都没哆嗦一下,只嘱咐亦安照看好自己, 莫要劳累到。
待亦安带着两名女史离开后,顾老夫人才唰地把手上夫的茶盏摔了出去。清脆的碎瓷声扩散开来,于静谧之中添上几许波折。
这时候陆氏反而劝道, “娘切莫动怒,其中内情如今尚不可知, 稍后儿媳便让人去打探消息。”旨意是宫里传出来的,偏生亦安是在家休沐, 要想知道事情到底如何,还得走一走勋贵的路子。
陆太傅虽然受圣人看重,但陆家在宫里并无消息渠道,除非陆太傅亲自入宫去问,不然陆家也不知道圣人心里的想法。而陆氏首先想到的就是,已经和亦宁定下婚约的令国公府。令国公夫人窦氏和陆氏是知交,便是有个不好开口的话,也能暗示一二。
只是还不等令国公夫人那边有回信,第二日圣人的又一道旨意就把白家人弄了个措手不及。
卡在这么个节骨眼儿上升作次辅……
若是早上十来年,还能赞一个年富力强。如今白阁老都是年过古稀的岁数,说句难听话,又能做几年次辅?除非像蒋阁老一般,活到近九十才驾鹤。不然次辅这把交椅,只怕也做不了几年。
而新补的宋阁老更是年迈,本来都打算向圣人提交致仕夫的奏本。冷不丁一入阁,只能将此事暂且放下。
夹在这些事里,亦安在永襄郡王府主持丧礼反而不那么显眼了。
白次辅和宋阁老不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白成文这是要得重用了。不然圣人为什么不调别人来做礼部尚书,反而要让白成文暂管?不就是因为白成文还没做满三年侍郎,就算是超擢,也要有个由头才是。
等今年秋闱一过,主持过一届秋闱,便算是有了政绩,那时便可升做尚书。
就连白成文自己都有所察觉,怎么会这么巧?宋阁老前几日才提了想要致仕,今天圣人就颁了旨意?
不论白成文怎么想,百官都已经把他当作“准尚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