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5(13 / 21)

消息,府里大夫人陆氏就做过宫中女官。

不必说别个儿,只陆氏一人,就让女官这个职位增色不少。吴姨娘不敢想亦安有陆氏这般造化,能有一半,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翠柏还说,大夫人当年在宫里只有一个差事,她们姑娘足有好几个。陆氏作掌诏女官那会儿,确实只负责替先皇后起草敕命。严格来说,翠柏的话算不得假。

亦安特意穿着官服去见,也是为了安吴姨娘的心。果然在见过之后,吴姨娘就放松下来。

吴姨娘对亦安也没别的交代,只道,“要好生为圣人办事。”吴姨娘知道,这样丰厚的赏赐,也只有圣人能给。吴姨娘这话不能算错,亦安的这场富贵,也确实是圣人给的。

等回到碧云馆,终于以为能歇上一会儿的亦安又听绿澜道,“姑娘刚走,江姨娘就带九姑娘过来,说是九姑娘想姑娘了。”亦顺确实有些想亦安,只是江姨娘早不提、晚不提,偏偏等那几辆马车的赏赐入府之后才提,很难不让人怀疑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关心亦安的,有让丫鬟过来传话的,有让送了东西来的。江姨娘这样带了亦顺直接过来的,还是头一个。且亦顺这个年纪,知道能见姐姐,只有高兴的,哪里知道亲娘拿自己做了敲门砖。虽也是为亦顺好,但江姨娘这样,也确实急切了些。

而且江姨娘知道亦安得封女官之后,便对陆氏说亦顺的年纪也到了,该给姑娘开蒙了。便是要亦顺自己单开一个院子,江姨娘也认了。

富贵功名,迷乱人眼。

陆氏听了也没拦着,只让亦顺跟着尚惠一同开蒙,顺便给亦顺收拾了一处小院落,等她再大一些,便自己一个人住。

亦安不由失笑,江姨娘还是这样的性子,见了兔子才撒鹰,也不管鹰能不能捉到兔子。

绿澜见亦安笑,自家也笑起来,江姨娘确是不体面些。要不是九姑娘年岁上实在差自家姑娘太多,绿澜都在想,江姨娘会不会拿九姑娘替了自家姑娘,去宫里上差。

且不说这个想法有多荒谬,绿澜敢打赌,江姨娘一定是这样想的。只恨她女儿年岁不大,不然这场富贵落到谁身上,且还不一定呢。

江姨娘确实有这个想头,但不多。那么多人只封了亦安一个女官,江姨娘再为女儿着想,也不敢打包票,亦顺就一定会是那个不世出的奇才。

不过江姨娘对亦顺进学这件事确实上心了,为此不惜让女儿不到年纪便单开一个院子。亦安且还没到宫里上差呢,江姨娘就被这看不见的胡萝卜激得,转圈儿似得直拉起磨来。

“方才我劝了好几遍,姨娘才抱着九姑娘回去,只怕一会子还得来。”不从其它方面考虑,江姨娘确是一个有几分恒心的人。自进白家这几年来,江姨娘愣是没吃过大油的菜!肉也少吃,为的是保持体型。只因那老鸨子教导过,小时候吃食上要管够,长大了可就要精心起来。

肉没多吃,补品一口都没少。这也是江姨娘没把自己作出病来的原因,营养确是跟上了。

对陆氏而言,妾室里能让她省心的,恐怕只有苏姨娘一个,不争不抢,也不掐尖儿冒头,本本分分地。吴姨娘自打进府就身子不好,又给亦安传了病,虽日后能调养好,但总归这几年来不消停。吴姨娘自己又是一副半好不好的模样,亏得陆氏和白成文心地都好,不然只拖着不给看诊,就能把吴姨娘拖死。吴姨娘的病又是可看与不可看之间,便是一时死了,也能推说身体不好。偏她能撑到现在,只能说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没少。总是在她缺一口气的时候,硬生生给补回来。

头一回就是吴姨娘知道亦安身上不好,当时要不是陆氏死命掐她人中,又说了那样的话,吴姨娘当场就能背过气去。

再有就是江姨娘,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放在一般主母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