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陆氏也迟疑起来,婆婆这样安排确实很妥当。远的不说,仁哥儿和真姐儿住出去,亦宁就能分到自己的院子,不必再和她住一处了。
顾老夫人见大儿媳有几分意动,便拍板道,“行了,这件事就听我的。到时也让宁丫头自己单开一个院子,她年纪也不小了,有些事情是该自己料理起来了。”陆氏应下不提。顾老夫人却也是在为大儿媳着想,她也确实该歇歇了。
彭氏却有些走神,也顾不得这话是不是在点拨她。听婆婆这意思,是要替大姑娘相看起人家来。不然怎么好端端地,要把大姑娘挪到正房去!
府里一直把白阁老和顾老夫人住的宅子称为正房。所谓的白府,就是三个宅子拼在一起的超级大宅子,共用一个大门罢了。
彭氏想的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利,而是她的婵姐儿和亦宁是一般年纪,亦宁自有陆氏照管,但亦真的婚事若老太太过问了,那还能有好的给她的亦婵吗?!彭氏想到之前老太太是应了要给亦婵说一门好婚事的,这才没有立时慌起来。真让她和陆氏争,那指定是争不过的,拿什么和太傅的女儿去争?
更何况陆氏给亦宁说的婚事,对方不一定就能看上亦婵。彭氏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女儿比起一般的高官已是好太多,虽是庶子嫡女,但好歹丈夫是五品官,公爹又是内阁大学士,借着祖父的威名,未必不能结一门好亲事。
前提是亦真得有个好着落,不用让后面的妹妹去挑她剩下的亲事。
偏生文妙真人的女儿不能不认真对待,明明是二房的女儿,彭氏也跟着着急上火。
顾老夫人看着三儿媳,哪里能不明白她心里想什么,也拍拍她的手,“到时候德哥儿成亲,也一道住进来,就更热闹了。”老太太倒是想开口让亦婵住进去,可亦婵在东院里本就独享一个大院子,底下的弟妹都是挤着住的。再给她开特例,那面上也太难看了。彭氏又决计不会把女儿空出来的院子给底下的庶女住,又不是不回来了。
老太太想得明白,她也只能照管到这里。等她和老头子撒手一去,家里肯定是要分家的。到时候彭氏自家买了宅子,当个官太太,儿女又都有了着落,还不过快活日子去?
彭氏回过神来,也知道老太太是让自己宽心,也跟着陪笑。
……
亦婵带着几人在花园子里转了一圈儿,回头又对亦宁说,“等五月里咱们去城外的马场跑马去,那时候才快活呢。”时下高门大户流行养马,不仅能看出一个家族的地位高低,也能看出其家的财力如何。家底厚实的人家,自然把马养得溜光水滑。那家底弱些的,连马都养不起。白家自然是在马场养着好马,有些是自家购得,有些是圣人所赐。
圣人有全天下最好的马,对几位老臣,宗室勋贵一向慷慨。
五月里殿试已经结束,正是松快的好日子。五月五又是亦安的及笄礼,想到这里,亦安不由期待起来。
不仅亦宁,就连亦安等人,也不由心生向往。江南文风尤盛,诗宴花宴层出不穷,跑马这类事却少。而京城贵女大多喜爱放马,戴上帷帽在马场里转一圈,一整日都是欢声笑语。
而且马场里也有各家公子陪着姐妹一道去的,说不准其中就有谁的姻缘在里面。
“可我们都没骑过马,也没有骑马穿的衣裳,置办起来岂不麻烦?”亦宁想到可以骑马很是快乐,转而又想到自家并不曾骑过马,到时候可别出洋相。
亦婵不在意道,“这有什么?让针线房的人赶着做几身就是,马场那里又有专门教骑马的师傅,不过花几个钱。咱们到时候一道去放马,乐得自在一日。”亦婵说起这些来,可谓是头头是道。
亦宁被她说动,“那可要早些准备起来。”
亦婵又带着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