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远山,目含秋水,仿佛与这样的场合格格不入,“不需多礼。”她说着,眸光微转,落在左手侧的一位六十岁上下的素衣身上,“弟妹,劳你领着侄媳与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吧。”
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唤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弟妹”,冉颜感觉比一群年轻女子唤她“婶娘”还要令人难以接受。
素衣倒也面善,至少比独孤氏看起来要和蔼的多,她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在长安匆匆见了一面,你还记得我吧?”
这真一个让人很尴尬的问话,冉颜倘若真的认得或记得,早就同她行礼问安了,何必等人家问?在长安忙的一团乱,冉颜匆忙里见过不少人,惟独对这位没有任何印象,来兰陵的路上,几乎披星戴月的赶路,每个人根本没有几乎下马车,更没有空闲的时间,冉颜道:
“长安见的匆忙,方才见了您却不敢相认,怕喊错了人闹笑话,六伯母莫要怪罪才。”冉颜微微欠身。
倒不冉颜真认识她,在族中除了嫡长房和族长很有地位外,六房子孙最繁盛,六的儿孙均有人在朝中任官,因此在族中说话也颇有力度,还有她坐的位置,以及平日里萧颂同她说各房的性子,综合起来猜的罢了。
六夫人就一个瞧起来和和气气,很低调,但实际内心很傲娇的人。
六夫人见冉颜当真认出了她,面上笑容更亲切了几分,“真个惹人疼的好孩子,先坐下再说。”
宋国公的兄弟本就只胜了五六个,上一辈的,除了独孤氏之外,也就剩下这三个了。接下来便拜见各位兄嫂。
场面看起来倒也其乐融融,只冉颜一直僵着的脸,却令不少人打完招呼之后,便不欲再寻她继续说话。
“九夫人,请用茶。”有侍婢摆了一杯茶水在冉颜面前。
冉颜刚刚端起来,便有人问道,“听闻九嫂在苏州有‘名医’之名,不知真假?”
冉颜的动作顿了一下,放下杯子,“不过久病成医,当不得‘名医’二字。”</p>
www.jiubij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