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是债总要还(2 / 3)

“啊,难怪”,赵夫子虽挨了骂,却也不得不承认,比起他们这些山野村夫,秦老六确实见多识广。

“那陈不遇实在也太过无耻。”赵夫子义愤填膺地道,“这海千帆原本就是梅山在江湖中最大的对手。那陈不遇背恩弃义,带人围剿梅山也便罢了,如今,竟然还扶植海千帆,难道,他就非得要置梅山于死地吗?”

“你也说了,那陈不遇本就是忘恩负义之徒”,秦老六慨然道,“人的心思,最是难以揣度。他和江凌云的那一段交情,既是难忘的一段过往,却也是横亘在他仕途之路上的一块巨石。若不搬走这颗石头,他又怎么能安心地坐享富贵呢?”

总之,就是人心叵测。盛九也是吃了这一回的亏,方才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那江山钺,平时瞧着人模狗样的,干起陷害人的事,那是丝毫不讲情义。

“好一招借力打力。”盛九咬牙切齿道,“他想扳倒陈不遇,可陈不遇早已是官居二品,他自然斗不过。但若是能挑唆得齐国公和长公主来斗陈不遇,那陈不遇便毫无招架之力了?”

盛九也是直到此刻,方才明白为何赵夫子要拉着这秦老六一块儿来议事了。他们这些人,别说是京城,便是这荆湘两州,都没有走出去过。唯有秦老六,是在京城待过许多年的人。他的见识,自然非寨中其他人所能比拟。

只是,那江山钺着实可气。

烛火忽然爆了个灯花,将盛九的思绪迅速拉回。她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鼓起了勇气问道:“秦六叔,依您所见,那买通杨奇志绑架小官人的人,会不会正是江山钺?”

“不可能”,秦老六摇头,“江山钺想要的,是坐收渔翁之利。他决不会亲自下场,给自己留一个那么大的把柄。我猜,雇佣杨奇志劫持小官人的,一定另有其人。而江山钺,则是恰好得到了这个消息,这才想到了祸水东引的一招。他要对付的人是陈不遇,因此,只有让小官人死在了杨奇志的船上,长公主才会将报仇的怒火指向杨奇志、海千帆,甚而是陈不遇。”

不是他!

仿佛松了一口气似的,盛九的眼神在慢摇的烛火中,轻轻地漾了漾。说实在的,她不愿和江山钺为敌。哪怕明知他利用了她,她依然觉得这件事,大可以功过相抵。毕竟,为父报仇是她的选择,他并没有逼她。

只是,他的目的达到了,九凰山,却因此倒了大霉。

这江山钺,可真是个搅混水的好手!

“那么”,盛九继续道,“官兵这么快便查到了清水湾,这背后,会不会有江山钺的推波助澜?”

秦老六虽然能掐会算,却也并非料事如神,这种事,他又如何能知道呢?不过,官府做事,尤来都没有这样高效过,若说江山钺确实在其中起了作用,“那也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盛九闻言,不禁又皱了皱眉,可她仍是不死心,仿佛是要给自己一个交待似的,她道:“若是江山钺确实参与了这件事,那么,他有没有可能,会设法保全九凰山?”

秦老六看着寨主,发现她虽然看似老练,却终究还是过于年轻。年轻的人,总难免对人心存着一些美好的幻想。江山钺和她有过短暂的一段过往,虽然最终分道扬镳,然而,在她的心里,却终究不肯相信江山钺会故意陷害她。

这大约也是,江山钺一写信给她,她便毫不犹豫地出发去清水湾的原因吧。

秦老六是个重情的人,先寨主救过他,盛九昨儿也救了他一回。这份恩情,他不能不报。更何况,人在年轻的时候,谁没有一些轻信于人的毛病呢?

难听的话,总是不宜说出口的。秦老六斟酌着道:“不管怎么说,那江山钺,也算是一代英豪。若说,他会念着昔日与咱们九凰山的交情,刻意替咱们隐瞒,让官府的调查止步于杨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