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 9 章(2 / 4)

替嫁纨绔 一灯人 8923 字 2天前

……

室内焚香滚滚。

眼前更有重重帷幕,严妪伺立一侧,隐约只望见里面朦胧人影,垂首静坐。

待要上前看清,一直站在帷幕前的红夫伸出手来,将她毫不客气拦在外面。

红夫硬邦邦地说:“没有小姐应允,不得近前。”

严妪只得站住脚,向内说:“听闻蕊珠小姐病了,老妪特地带来医者,为小姐看病。”

“哪里听来的胡话。”红夫冷哼一声,说,“别说小姐没病,就有,自有观中圣手照料,哪里轮得到你这老妇来献殷勤。”

那严妪本是杨家一名老仆,曾在老夫人跟前服侍过的,后来老夫人临去,也为她们安置好了去处。严妪五十来岁,本到了该含饴弄孙的年纪,无奈因儿子不中用,在外欠了赌债,不得已仍在杨府办差。

她年纪长,在杨府有一定地位,因此平常碰见几位奶奶,对她也是另眼相看、礼待有加的,何曾受过一个丫鬟喝令?

但她千里迢迢来这之前,大奶奶早有嘱托,说:“我这侄女脾气太坏,冲撞之处,严妪务必多多宽待,不要和她小孩子一般见识,记住最要紧是,把事办妥帖。”

严妪只得忍气吞声,笑说:“出嫁是女子大事,大奶奶体谅蕊珠小姐幼失怙恃,特派了老妪前来。日后小姐嫁到江家主持中馈,便有老妪帮忙,也不会显得手忙脚乱,给人看轻了新妇。”

“谁说我小姐一定会嫁到江家去?”红夫拿出那封叫她小姐吐血的长信,一把拍在严妪面前,“人家想要食言悔婚,杨家不为我们小姐做主吗?”

严妪早知信中内容,拿在手上,还是装模作样看了一遍,然后大吃一惊:“这这…江家真是岂有此理!”

随后语气一变,缓声说,“不过,他们信中也说了,另配家中子弟成婚…小姐不必为此担心。”

红夫完全是后知后觉,盯着那老妇,满眼的不可置信,心中亦是波涛汹涌,难以平复:原来不独是江家背信弃义,更有杨家在其中推波助澜。

她气得口不择言:“那人活脱脱的纨绔子弟,根本不堪为小姐良配!”

严妪说:“胡言乱语,江家四少爷分明丰神俊逸,就如谢家之宝树,和小姐是再好不过的良缘了。”

“他们的鬼话你也信?依我看,索性如他们愿,退婚好了!”

这话岂能由她一个丫鬟置评?果然严妪说不可:“退婚,万万不可!传将出去,小姐名声何在,我弘农杨氏的名声何在?”

严妪其实早已心存疑窦。

进来这一时半刻,只有跟前这丫鬟跟她一问一答。而帷幕后,那人端坐如神佛,始终一言不发。

红夫义愤填膺,举止尚且激荡不平,严妪趁其不备,猛地一蹿上前,拉开重重帷幕。

日光倾泻满室。

高堂之上,乐善坐得端严殊妙,犹如一尊宝相庄严的观世音,眉目低垂。

闻动,她抬起头,坦然迎上那双狐疑的眼睛。

“蕊珠小姐。”

严妪试探地称呼。杨娥六岁前养在杨府,那时自己还在老夫人跟前伺候,按理说对她不该陌生,然而十余年光阴如梭,当初青涩面庞的小女孩早已脱去脸上团团稚气,长成大姑娘了,叫她一时也不敢拿准。

到底,严妪没疑心眼前这人李代桃僵。也许根本想不到她们竟如此的胆大包天。

“老妪参见小姐。”

严妪不再迟疑,整个伏拜下去。

座上乐善轻吁口气,悄悄松开紧攥的双手。

——不过刹那交锋。

这时红夫才慌忙跟来。

乐善冲她摇头,目有安抚之意。然后垂眼肃容,居高临下望向严妪,说:“你到底来做